对多铁性材料自旋声子耦合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BLLFB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有多样的晶体结构和丰富的物理现象,高介电常数,压电,铁电只是这类材料其中的几个重要的功能。除此之外它们更多的奇特的性质也有很大应用潜力,例如高温超导,巨磁阻等性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通过近些年发展的先进的沉积技术,生长出的氧化物异质结的结构质量可以与传统的半导体材料相媲美。与此同时当组成异质结的化合物有不同的结构不稳定性和电子结构性质时,在它们的边界处会出现新的丰富的物理现象,这些异质结还可以用来制作人工多铁材料,这使氧化物电子器件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多铁性材料是指铁电性和磁性同时共存的化合物,多铁性材料除了同时具有铁电性和磁性,更为重要的是,铁电性与磁性之间存在磁电耦合效应,从而可能实现铁电性和磁性之间的相互调控。因此多铁性材料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材料。  本论文一共包含如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介绍多铁材料的性质和应用前景,还有它在近些年一些研究进展和突破。第二章介绍一些本论文中用到的计算方法,包括密度泛函理论,Berry Phase理论,最大局域化Wannier函数和用无规相近似的方法来计算固体中的电子屏蔽的库仑相互作用。第三章介绍外延应变和人工界面对固体性质影响和改造,同时还介绍了薄膜和超晶格异质结在多铁领域的一些应用。第四章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通过(CaMnO3)m/(BaTiO3)n超晶格的界面效应改变了CaMnO3体材料中反铁畸变模(AFD)和铁电模(FE)的结构不稳定性,实现了巨大自旋声子耦合效应,这为在多铁领域中实现强的磁电耦合效应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案;第二部分介绍了通过(CaTcO3)1/(BaTcO3)1超晶格的界面效应诱导出自发的电极化强度,再加上CaTcO3和BaTcO3体材料本身很高的反铁磁转变的奈尔温度,这使(CaTcO3)1/(BaTcO3)1超晶格可以有潜力成为室温多铁材料。另外在(CaTcO3)1/(BaTcO3)1超晶格中自发电极化的起源来自于常规铁电(proper)和非常规铁电(improper)两部分贡献,这在多铁领域里是一个比较新颖的物理现象。第五章主要介绍了自旋声子耦合的物理机制。首先简单的介绍在此之前其他人从宏观或者唯相的角度上对自旋声子耦合的物理机制的一些研究。本论文中我们用最大局域化Wannier函数结合Kugel-Khomskii模型从微观的电子结构层面上给自旋声子耦合的物理机制一个清晰直观的解释。第六章主要介绍对高温多铁材料六角相LuFeO3一些研究,通过Kugel-Khomskii模型解释了LuFeO3中高温磁有序的起源,同时找到了使它可以在低温下可以发生从反铁磁到弱铁磁转变的自旋重定向的物理机制,这为使LuFeO3能成为室温的铁磁铁电材料奠定了坚实的物理基础。在附录中我们介绍了在第六章省略的重要计算细节包括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模型哈密顿量的介绍,用Kugel-Khomskii模型推导LuFeO3的磁交换常数,通过声子模来分解结构的畸变等。
其他文献
算成绩
期刊
在上级教研部门的指导下,我校从2011年开始进行高中历史探究活动课的实践与探索,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高中历史探究活动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学生的参与面不广,活动开展得很不充分;二是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主动性不够。调查数据显示:学生认为自己喜欢参加历史探究活动课的占72%,不喜欢者占28%;认为上完某个专题模块后再开展历史探究活动课,对深化这个模块主题有帮助的占88%,无帮助的占12%;认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