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OT5的海南岛东寨港红树林分类方法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dyte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海岸潮间带或河流入海口、以红树科植物为主组成的、受周期性海水浸淹的木本植物群落。红树林生态系统处于海洋与陆地交界的滩涂上,具有特殊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对海岸带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有很重要的意义,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海洋四大生态系统之一。因此正确了解红树林的生长环境和红树林的分布范围以及面积变化,红树林的种间分类情况、红树林的生物量等红树林生态系统重要指标对于正确确定红树林湿地的变迁,从而推论出整个海岸环境变化的工作是尤为重要的。   卫星遥感技术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监测的重要手段。本文致力于介绍高空间分辨率的卫星遥感技术在红树林生态系统监测中的应用,阐述了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高空间分辨率的红树林卫星遥感监测的技术发展状况,具体包括红树林光谱特征的研究概况,应用于红树林生态监测的高空间分辨率卫星IRS-P6、SPOT-5、IKONOS、OrbView-3、QuickBird的主要技术参数,以及它们在红树林遥感监测中的应用程度,对比了不同遥感监测技术方法在红树林的生态参数的遥感提取的应用和精度对比情况。同时以海南岛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例,实地测量了红树林等地物光谱,获取了较为准确的红树林的光谱特征。根据红树林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并参照现场实测数据,经过分类方法的对比试验,建立基于空间分辨率为2.5m的SPOT5的红树林卫星遥感监测模型,为实现红树林生态系统业务化遥感监测做基础。   本文在对比了最大似然法、ISODATA法和神经网络法的分类效果后,选择最大似然分类法来提取研究区内的红树林分布范围,分类精度达到92.95%,并统计红树林区总体面积1877.67hm2;采用阈值法建立决策树分类规则对图像进行种间分类,清楚地分出包括白骨壤、木榄、红海榄、角果木、桐花树、秋茄、无瓣海桑在内的7种红树林,并对其进行了分类精度检验,结果显示:各红树种类的用户精度都达到80%以上,且总体精度达到90%以上。
其他文献
以闽江河口区上、中、下段的尤溪洲、蝙蝠洲和鳝鱼滩湿地为研究区域,分别对鳝鱼滩芦苇、成草和藨草湿地及尤溪洲和蝙蝠湘芦苇湿地沉积物P、S形态、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
学位
耕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之一,耕地的破碎化是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的耕地地块面积变小、数量增多、形状不规则、分布零散的一种现象。日益加剧的耕地破碎化不
本文介绍了大连市开发区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数据库建设以及功能实现的过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对来源纷杂的空间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生成栅格数据影像金
学位
地下水作为农村与城市主要的供水水源,有效地支撑了地区经济、生态以及环境的发展,然而长期过量开采孔隙地下水引发了诸如地面沉降、地裂缝、土地资源退化等一系列环境地质灾
近年来随着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开展,主体功能区规划已经成为区域规划的新趋势。主体功能区规划打破了以往规划只重“发展”轻“保护”的思维模式,对区域发展规
学位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一直是黄河流域治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几十年来,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流域水土流失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水土保持研究与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