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筝乐艺术的传播与嬗变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ju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筝乐艺术的源远流长得益于传播所带来的推动力,但是专门针对筝乐传播的研究论著相对较少。本文采用音乐传播学的视角、观念及方法,以“中国传统筝乐”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地理、文化、语言等方面入手,运用多学科相渗透的方法和原则,在查阅、搜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筝乐的传播方向、媒介、方式及其发展、嬗变等都作了认真的思考,希望对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筝乐发展、传播的历史面貌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音乐这一时间艺术的流传特征即“传播”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传播”一词的学术概念,及传播对音乐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影响,指出音乐的本质在于传播。 第二部分,中国传统筝乐传播方向的探讨。从筝的发源地着手,对中国传统筝乐的传播方向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深入讨论。对筝乐“西来说”、“秦地起源说”、“越筝说”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出土文物“越筝”为依据对“秦地起源”说的传统认同提出质疑,认为南方百越之地可能是早于秦地的经由、发展之地(或许还会有更早于“百越之地”的发源地),故由此推测先前“筝是由北方即西北秦地开始诞生,并逐渐进入中原、齐地而后入荆楚的”论断并不完全成立,由此提出筝这一乐器有由南向北传播逐渐被中原人所识的可能性;并对这一论断的可能性进行了认真分析。其次,特别提到筝在隋唐时期的放射性传播。隋唐时期相对稳定的社会氛围造成了空前的大交流、大融合,筝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在古新罗国、高丽、缅甸、日本等国都有相当的影响。 第三部分,中国传统筝乐的传播媒介及传播方式。传播中的筝乐(此处指传统筝乐)其扩散、辐射、交流、融合等是通过多种媒介进行和完成的,该部分主要从移民、民间艺人、宫廷乐工、宗教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上述媒介在筝乐传播过程的推动作用。这些传播有些是有意识的传播,有些是无意识的传播,但无论哪一种传播,必然会促进筝乐的交流、变化,引起其更新、发展。此外,该部分还对传统筝乐的传播方式进行了研究、探讨。从“口传心授”这种最自然的传播方式到乐谱传播的介入,传统筝乐的丰富内涵借上述两种方式得以更好地表达记录和传播与世。 第四部分,中国传统筝乐流派在传播中的生成与繁荣。流派的产生是艺术繁荣昌盛的表现,是艺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该部分首先分析了地理背景、语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房价始终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加之持续升温的“炒房热”,公众对房地产的看法越来越大。为了严控房价,给予民生更多保障,政府相继出台了不少政策。在这种形势下,房
<正>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及意义1.现状和问题。复习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对学生来说课堂上认真听课很重要,但课后的复习也同样重要。复习是掌握知识、提高水平不可缺少的环节,
高中体育在学生繁重的学习中承担着锻炼学生身体、放松身心、缓解压力、调节学习节奏的重要任务。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家庭绝不希望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只是一个学习的机器,
为了促进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公路交通运输行业作为中国发展社会经济的先导产业,在国民经济和国家经济的建设中都是不容忽视的存在。但是公路运输交通的建设必然需要投入海量
就测绘工程专业教学实施环节中容易被教师忽略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并给出建议,旨在探讨和解决教学实施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为从事测绘工程专业教学的教师提供参考。
参照《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TIMISS2015科学实践的要求,以“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为问题进行探究,引导学生体验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基于实验法的一般原则
网络服务商包括网络连接服务商和网络内容服务商.网络连接服务商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成为互联网中不作为犯罪的主体.从不作为犯罪的构成原理来看,网络内容服务商如BBS及其相关工
发表于1941年的丁玲短篇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中的女主人公贞贞,在战争环境中除了承受民族苦难外,还承受了性别苦难。面对来自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女
回顾了军用元器件使用可靠性保证的由来,介绍了二次筛选产生的背景和曾经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元器件使用可靠性保证的趋势和方法,主要是在正确选用的基础上,通过生产方一次筛选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学会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成为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英语新课程标准将学习策略作为一项课程目标,强调在英语教学中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