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行为失范的“初二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eng913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行为失范是当今学校教育中的常见现象,不仅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影响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发展和师生关系的融洽,是令学校家庭头疼、社会关注的棘手问题。因此,对中学生失范行为的研究,是时代的要求,现实的需要。研究将有利于加深对中学生失范行为规律的认识,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研究所指中学生失范行为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体或群体不同程度地违反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活动与行为。总体来看失范行为有如下突出特点:数量上升性;形式多样性;后果严重性。很多失范行为大都在初二年级明显增加,相对集中,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初二现象”。研究重点选取了长沙市芙蓉区2所不同类型的初中,即城区学校长郡芙蓉中学、城乡结合部学校长郡芙蓉实验中学为重点个案,也访谈收集了市内其它初中学校的情况,通过对师生进行调查问卷、访谈、个案分析等方式,对初中学生失范行为的常见类型及普遍程度、形成原因、教育策略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调查研究。研究以理论为指导,以实践检验理论,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之以文献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等。调查结果显示,初中学生行为失范现象具有普遍性,在学习方面、纪律方面、人际交往方面、重大失范行为方面都有表现,尤其初二年级在很多指标上都较初一年级有明显的增加,这就是业界所称的“初二现象”。在探讨初中学生失范行为的成因时,调查发现主要包括学生身心原因、学校教育原因、家庭教育原因、社会环境原因等方面,是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寻求和探讨解决初中学生失范行为的途径时,研究通过问卷和走访,结合一线教师的教育经验,从加强和改善学校的教育引导、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形成家校合力、组织社会协同教育三方面,提出了积极的对策建议:从学校方面来说,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加强班级管理,增强教育的艺术性,开展生动有趣的健康活动,建设民主向上正气的班集体,完善教学机智,加强学法指导,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塑造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在家校合力方面,创建友好合作的气氛,畅通家校交流的渠道,建立良性联动的机制,把握家校沟通的时机,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在社会协同教育方面,综合治理校园周边环境,巧用现代媒体,提高媒介素养,为学生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正全面转换经济发展方式,以往“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低技术进步”的模式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对资源和环境构成了严峻的挑战。进入新的
《合同法》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最基本的法律准则,《合同法》上所规定的合同责任主要包括实际违约责任、预期违约责任、加害给付责任、合同无效责任、缔约过失责任、后契约责
大学生体质健康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话题,本文通过对艺院学生的体质现状研究,将学生体质数据和标准进行比照,对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并提出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