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碱酯酶抑制剂类农药的神经毒性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ynosu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作为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农药及内分泌干扰物的复合效应评估技术研究》(2006BAK02A02)的子课题,重点研究了有机磷农药毒死蜱(chlorpyrifos,CPF)染毒一段时间后撤除对海马神经元的毒性作用与作用机制,以及海马神经元对CPF的耐受作用,为有机磷农药的慢性神经毒性作用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并研究了氨基甲酸酯农药克百威(carbofuran,CBF)预处理对CPF细胞毒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及氧化应激在该过程中的作用,为氨基甲酸酯农药与有机磷农药联合作用提供依据。1.毒死蜱撤除引起的海马神经元毒性与ERK1/2磷酸化抑制及乙酰胆碱神经系统功能不足有关有机磷农药诱导的慢性神经毒性(organophosphate induced chronicneurotoxicity,OPICN)具有迟发性,并持续很长时间,机制不明。为探讨这种慢性神经毒性的作用机制,本文研究了CPF撤除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及相关机制。结果显示,10μM CPF连续染毒达96 h未产生明显细胞毒性,但在染毒48 h后将CPF撤除,却可导致明显的细胞毒性,表现为撤除CPF后24或48 h(自染毒计时为72 h或96 h),神经元MTT代谢降低,神经元缺失增加,TUNEL阳性细胞增加。10μM CPF染毒对神经元胆碱酯酶(AChE)活性产生抑制作用,在CPF撤除后,AChE活性轻度升高,提示由CPF撤除引起的细胞毒性不是AChE抑制的直接结果。CPF染毒可使ERK1/2经磷酸化激活,在CPF存在的情况下,这种激活作用可持续数小时,以后逐渐恢复正常,染毒48 h后CPF撤除使ERK1/2磷酸化受到抑制。氨甲酰胆碱与神经生长因子(NGF)可激活ERK1/2,对CPF撤除后的细胞具有保护作用;阿托品与PD98059抑制ERK1/2磷酸化,加重了CPF撤除后的细胞毒性,显示抑制ERK1/2磷酸化在CPF撤除导致的细胞毒性中起重要作用。氨甲酰胆碱是一种胆碱能激动剂,阿托品是胆碱能拮抗剂,两者对CPF撤除后细胞毒性以及AChE的变化都提示CPF撤除引起了乙酰胆碱神经系统功能不足。结论:10μM CPF连续染毒96h无细胞毒性,但染毒48 h后撤除导致明显的细胞毒性,这种细胞毒性不是AChE抑制所致,而与ERK1/2磷酸化抑制及乙酰胆碱神经系统功能不足有关。提示CPF撤除可能引起戒断反应,有机磷农药的慢性神经毒性可能与戒断作用有关。2.海马神经元对毒死蜱的耐受作用研究在研究1中发现,无细胞毒性浓度的CPF染毒一段时间后撤除可以导致细胞毒性,提示有机磷农药可能会产生戒断毒性。由于耐受作用往往是戒断作用的前提,为进一步探讨有机磷农药的毒性作用机制,有必要对有机磷农药的耐受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我们采用无细胞毒性浓度(10μM)CPF对培养海马神经元预处理染毒48 h,再经较高浓度的CPF(30,60,100 gM)染毒48 h,通过测定细胞存活率、LDH漏出率以及Tunel阳性细胞率,比较是否CPF预处理一段时间可以降低较高浓度CPF对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经10μM CPF预处理组比未经预处理组细胞存活率上升、LDH漏出率下降、Tunel阳性细胞率下降,表明经预处理的细胞对较高浓度的CPF产生了耐受作用。本研究进一步提示CPF撤除引起的细胞毒性作用是一种戒断反应,提示有机磷农药导致的慢性神经毒性可能与戒断反应有关。3.氨基甲酸酯农药克百威预处理对有机磷农药毒死蜱神经细胞毒性的影响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有机磷农药与氨基甲酸酯农药,使得人类暴露于这两类农药的机会增加,尤其是可在不同时间暴露于这两类农药,从而产生联合作用。为探讨这两类农药的联合作用与机制,我们研究氨基甲酸酯农药CBF预处理对有机磷农药CPF神经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CBF处理后原代培养皮层神经细胞存活率,找出无细胞毒性浓度;采用无毒浓度的CBF对培养细胞进行不同时间的预处理,再加入CPF染毒48 h(同时存在CBF)测定细胞毒性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方法研究CBF不同时间预处理对CPF激活ERK1/2作用的影响。结果:10μM CBF染毒72 h显示无细胞毒性,10μM CBF预处理2~24 h可减轻60μM CPF的毒性,预处理8 h作用最强;CBF预处理降低了CPF对ERK1/2的激活作用,抑制ERK1/2激活作用与细胞毒性减轻相关。而CBF与CPF同时染毒(预处理0h)对CPF的细胞毒性及ERK1/2激活影响很小。结论:CBF预处理一段时间后可拮抗CPF的细胞毒性,作用机制与抑制ERK1/2激活有关,而CBF预处理时间过短,则不产生拮抗作用。提示氨基甲酸酯农药与有机磷农药之间的联合作用模式受两者暴露时间间隔影响。4.克百威预处理对毒死蜱致皮层神经细胞氧化应激作用的影响在前面的研究中,10μM CBF对皮层神经细胞预处理8 h可显著减轻CPF的细胞毒性,由于氧化应激作用与农药的毒性有关,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氧化应激在该过程中的作用,以揭示有机磷农药与氨基甲酸酯农药联合作用的机制。方法:以10μM CBF染毒原代培养皮层神经细胞8 h,测定丙二醛(MDA)水平、谷胱甘肽(GSH)水平、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10μM CBF对皮层神经细胞染毒8 h后,再以不同浓度CPF(20、40、60、80μM)染毒24 h,测定上述氧化应激指标。结果:CBF染毒8 h,可使MDA水平轻度增加,SOD、GSH-PX活性升高,GSH水平无显著变化;在无CBF预处理情况下,CPF染毒可使皮层神经细胞MDA水平增加,GSH水平下降,SOD、GSH-PX活性下降,呈现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表明CPF可使神经细胞产生明显的氧化应激作用。CBF预处理对CPF所致氧化应激作用产生影响,与未经CPF预处理组比较,CBF预处理组MDA下降,GSH水平有所升高,SOD、GSH-PX活性升高,表明经CBF预处理的细胞对CPF的氧化损伤具有抵抗作用。结论:CBF预处理可拮抗CPF的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CBF诱导产生轻度的氧化应激作用,在产生轻度过氧化损伤导致MDA升高的同时,增强了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有关,提示氧化应激作用参与了农药之间的联合作用机制。结论:1.CPF可诱导海马神经元的耐受作用,以无毒性作用浓度的CPF染毒一段时间后撤除可产生细胞毒性,这种CPF撤除所致细胞毒性作用与ERK1/2磷酸化抑制及乙酰胆碱神经系统功能不足有关,提示有机磷的慢性神经毒性可能与戒断作用有关。2.以无细胞毒性作用浓度的CBF预处理一段时间后可以拮抗CPF对皮层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作用机制与CBF预处理可以抑制CPF的ERK1/2激活作用及减轻了CPF所致氧化应激作用有关。提示氨基甲酸酯农药与有机磷农药之间的联合作用模式受两者暴露时间间隔影响。
其他文献
北京湿地及其资源具有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维持北京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维护城市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口的急剧增加,北京的湿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由于受到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帝国主义间的矛盾空前激化,德日意法西斯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最终引发了第二次世
从1951年新中国第一次进行体育赛事实况转播,到1955年新中国第一个广播体育节目诞生;从2002年中国第一个体育广播专业频率出现,到2008年中国广播全方位报道北京奥运会,半个多
长期以来,我国运动员的培养形成了一种独立运作、体教分离、自成体系的培养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旧有的培养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其显著的标志之一就是该
针对目前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普遍存在的地面沉降问题,本文以整个现代黄河三角洲平原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的重复性水准测量数据、遥感影像、渤海海底及三角洲平原沉积物物
以乌鞘岭特长隧道为例,从施工准备、喷射作业等方面阐述了湿喷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并提出了一些施工注意事项,对其效果进行了分析.
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屋檐顶端兼使用和装饰价值的艺术品。虽然瓦当只是古建筑中的一个小小的部件,但从瓦当纹样中能够感受到古时期人们对自然最纯朴、最直观的审美认识和情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自动肾脏组织活检在弥漫性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自动活检装置对34例血尿或蛋白尿的病例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肾脏穿刺活检,以求得组织学诊断。结果一
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习惯于以古典音乐或民族音乐等为模本等进行讲授;在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合理利用流行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优
本文以大兴安岭北部、南部不同林型对水文特征的影响为主要研究目的。于2006年7-10月和2007年5-10月分别在岭南加格达奇试验区选择蒙古栎林、柞树-落叶松林、杜鹃-落叶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