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cO3-PbTiO3高温压电陶瓷的性能优化与能量收集的模拟仿真

来源 :西安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FFFA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压电材料作为一类能够直接实现机械能与电能有效转换的功能电子材料,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子通讯、军事等领域,在力、热、光、电、磁等功能转换器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汽车内燃机的电喷装置,要求压电材料在200℃甚至300℃以上的高温环境下稳定工作等,高温压电材料及其器件的高温应用研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高居里温度、高退极化温度和高压电性能是作为高温压电能量收集材料的必备要素。而这些宏观特性反映在材料内部的晶体结构、相组成和微观形态上,因此剖析材料的宏观性能和内部微观结构之间内在关联性,是开发高温压电能量收集器的关键。目前,商用压电材料主要是Pb(Zr,Ti)O3(简称PZT)压电陶瓷材料,但由于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被限制在150℃以下,无法在更高温度环境下稳定工作,所以寻求居里温度高且具有优异性能的压电材料成为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论文选择偏三方组分0.39Bi Sc O3-0.61Pb Ti O3(0.39BS-0.61PT)压电陶瓷作为研究对象,从两方面实现陶瓷性能的优化。一是通过离子掺杂改善陶瓷的压电性能;二是基于晶格畸变调控相界的理论,诱导陶瓷的相结构向MPB相界过渡,实现最佳四方相(T相)比例,在提高电学性能的同时提高居里温度。最后,利用性能优化后的0.39BS-0.61PT压电陶瓷进行压电悬臂梁振动能量收集器的模拟与仿真,探索BS-PT基压电材料在能量收集器方面应用的潜力。(1)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不同Sm含量0.39Bi Sc O3-0.61(Pb1-1.5xSmx)Ti O3(xSm-0.39BS-0.61PT)(x=0,0.005,0.01,0.015mol)陶瓷。XRD相结构分析表明,Sm3+取代A位,促使陶瓷相结构由单一三方相逐渐向四方相转变,实现准同型相界结构构筑。电学性能测试表明,随Sm3+含量的增加,在四方相一侧,对压电常数d33与介电常数r的变化速率不同,n成功获得了优异的机电转换性能陶瓷。当烧结温度为1150℃,Sm3+掺杂含量为x=0.01时,陶瓷的电学性能最佳:d33=455p C/N,kp=55%,r=1075,tanδ=0.046,Tc=382℃。温度稳定性测试表明,从室温到290℃,xSm-0.39BS-0.61PT陶瓷表现出优异的压电稳定性。(2)采用固相法制备了y Zn O-0.39Bi Sc O3-0.61Pb Ti O3(y Zn-0.39BS-0.61PT)(y=0.005,0.01,0.015,0.02mol)陶瓷,XRD分析表明,随着Zn O含量的增加,陶瓷的相结构由单一三方相逐渐向四方相转变,实现准同型相界构筑。电学性能测试表明,随着Zn O含量的增加,陶瓷的压电常数d33先增大后减小,居里温度不断向高温方向移动。在y=0.015时,T相比例约为70%,该组分陶瓷获得最佳的综合性能:d33=431p C/N,kp=53%,r为1285,tanδ=0.047,Tc=432℃,从室温到365℃,陶瓷表现出良好的压电稳定性。(3)利用0.01Sm-0.39BS-0.61PT高温压电陶瓷模拟了压电悬臂梁式振动能量收集器。得到了一套自洽的全矩阵宏观机电参数,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模拟软件对该能量收集器进行建模仿真。结果表明,在66Hz频率下,悬臂梁以相同的频率进行周期性上下振动,并在上下陶瓷片中产生了电位差,在接入外部负载时,产生了电流。该能量收集器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功率随着频率的增加先增后减,呈对称式分布。当频率为66Hz、负载电阻为12kΩ、加速度为1g时,输出电压为5.589V,输出电功率为1.302m W。0.01Sm-0.39BS-0.61PT陶瓷的机电转换效率为98.64%。研究该能量收集器与外接负载的关系表明,输出电压随外接负载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稳定在7.012V;输出电功率随阻值的增加呈对称式下降趋势,在阻值为10kΩ时,输出电功率达到最大值,为1.349m W。研究该能量收集器与外部激励加速度的结果表明,输出电压随加速度的增加呈现直线上升的关系,输出电功率随加速度的增加呈现二次函数关系。改变质量块的质心高度,会降低该能量收集器的特征频率,提高该能量收集器的输出特性,使得能量收集器的收集效率得到优化。
其他文献
活塞材料所使用的铝硅系合金传统的强化工艺已经较难满足工况使用要求。T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既有传统铝合金的低密度特点,又兼具了TiC颗粒高硬度,高熔点的优势,同时TiC能够细化α-Al颗粒,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铝硅合金中Si元素的存在,会导致TiC分解产生条状相,同时在铝熔体中由于TiC的自身特质会发生团聚现象,组织中存在长条状相Al Ti Si相。TiC稳定性差、TiC团聚性强是限制Ti
学位
随着人们对高分辨、低成本热成像技术的不断追求,硫系玻璃微透镜阵列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一种新型光学元件,其应用可大力推动热成像技术的跨越式发展。As40Se60玻璃微透镜具有原材料价格低廉、抗腐蚀、低熔点、较高的折射率等优势,可应用于多种领域。随着红外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硫系玻璃微透镜将被用于更多的领域,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目前生产硫系玻璃微透镜阵列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及技术难等问题。本
学位
铋层状压电陶瓷具有高居里温度以及良好的介电性能,在高温传感器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然而,铋层状陶瓷的晶体结构是由绝缘铋氧层包夹着一定层数的氧八面体类钙钛矿层沿着c轴方向有序交替排列而成。由于该结构特性,使得铁电极化反转只能发生在二维的a-b平面内,其高的矫顽场强度使陶瓷难以充分极化,所以铋层状结构陶瓷的压电性能普遍较低(SBN陶瓷的d33=14 p C/N)。而掺杂改性是提高陶瓷电学性能的有效办
学位
钛基复合材料以高比强度、高弹性模量及高耐磨等特点,在航空航天和军事装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原位自生法是制备钛基复合材料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该方法制备增强相具有稳定性高、界面结合好、易均匀分布等特点。本文采用感应熔铸法结合原位自生技术,通过添加0.5wt%Si C(TMC1)、1wt%Si C(TMC2)、1.5wt%Si C(TMC3)、2wt%Si C(TMC4)、4wt%Si C(TMC5)、
学位
高功率密度柴油机活塞、高速列车受电弓滑板以及电磁炮导轨、电枢等部件常经受高温热源往复冲击,发生严重烧蚀时会影响工作稳定性、大幅缩短服役寿命。金属改性C/C复合材料具备比强度高、热膨胀系数低、导热导电性能优异以及自润滑等特性,是可应用于上述零部件的主要备选材料之一,然而该类材料的高频往复烧蚀行为与机理尚不明确,基体调控方法对其性能的影响鲜有报道。本文主要针对铝合金改性C/C复合材料用于上述零部件潜在
学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被广泛用于食品安全和环境检测领域,用来快速、灵敏和无损地检测各类有害物质。铜基纳米结构由于具有较强的电磁特性、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以及成本远远低于纯金或者纯银基底,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但是,由于目前所制备的铜基底SERS性能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问题。因此,制备出高灵敏度、高均匀性和重复性好的基底是该领域重
学位
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比单一颗粒增强材料具有更致密的组织和更为优良的综合性能,在工业应用中有更广阔的前景。通过传统铸造工艺制备的混杂增强复合材料容易产生颗粒团聚、材料结合性差等问题,而选区激光熔化(SLM)技术能够减少颗粒团聚、提高致密性同时实现材料的快速成形,适合制备较为复杂的零件。经过不同热处理工艺能够有效提高SLM成形试样的力学性能,但目前大多相关研究针对单一颗粒增强材料,因此有必要对混杂增强
学位
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耐蚀性优异等特点,在船舶及海洋装备中常被用来做螺栓与钢结构进行连接。但是,由于钛合金电极电位较高,其与钢连接时极易导致钢发生严重的电偶腐蚀而失效,造成危险事故发生及巨大的经济损失。本课题对TC4钛合金表面进行微弧氧化(MAO)与硅烷化(BTESPT)复合处理,研究其与AH36合金连接的电偶腐蚀行为,并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软件建立仿真模型来预测长期电偶
学位
在各种能源中,氢能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和环境友好的特点,被认为是传统化石燃料优良的替代品。电解水不仅可以以环保的方式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还易与其他间歇性能源(如太阳能)相结合,为高纯度制氢提供了一个很有前景的解决方案。然而,析氢反应需要较大的驱动过电位,导致消耗较高的能量,故合理选择高效的催化材料成为了研究重点。高熵合金因其组分易调控和催化活性高等特点被广泛关注。本文采用“自下而上”(Bottom-
学位
作为最重要的储能设备之一,超级电容器因其出色的功率密度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而被广泛用于储能系统以及电动汽车等方面。其中,电极材料是超级电容器的核心,在超级电容器的商业化中起着关键作用。在众多电极材料中,二维材料凭借其独特的层状结构、丰富的理化性质而备受关注。基于此,本文选取结构匹配、性能互补的二维层状材料Ti3C2Tx MXene和NiCo-LDHs为研究对象,将这两种二维层状材料进行层间组装来构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