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toon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本文通过分析神经内科门诊BPPV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分型特点,使临床医生在诊治BPPV时可充分考虑其相关危险因素,及时制订有效预防对策及进行相关治疗,预防BPPV的发生,同时指导中医辨证施治。研究方法病例组选取2017年2月~2017年11月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的20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收集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病程、每次头晕持续的时间、发作的频率、加重或缓解的因素、伴随症状、神经系统查体、基础疾病、辅助检查、复位治疗、眼震、受累半规管、治疗情况、中医辨证分型等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利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危险因素分析,其中的OR值可采用95%可用区间来表示,多因素筛选采用逐步进入法,进入和退出方程的P值均分别设定为0.05和0.10,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BPPV患者男女发病的比例约为1:2.13;(2)BPPV患者的发病年龄40-60岁为疾病高发期;(3)高血压病、糖尿病、梅尼埃、中耳炎病、失眠、偏头痛史、头颅外伤史对BPPV的发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责任半规管:以后半规管居多,共164例,占总数的82%;水平半规管共15例,占总数的7%;前半规管2例,占总数的1%;混合半规管19例,占总数的10%;(5)中医辨证分型中以痰浊中阻证眩晕最多见,约占总数的38%,气血亏虚证的占总数的18%,肝阳上亢证的占总数的21%,肾阴不足证占8%,肾阳不足证占4%,瘀阻脑络证占11%。结论:(1)BPPV患者的发病年龄40-60岁为疾病高发期,女性多于男性。(2)高血压病、中耳炎、糖尿病、梅尼埃、失眠、偏头痛史、头颅外伤史是BPPV发的独立危险因素。(3)在受累的半规管中,以后半规管居多,其次依次为混合半规管、水平半规管、前半规管。(4)中医辨证分型中以痰浊中阻证眩晕最多见,其次依次为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瘀阻脑络证、肾阴不足证、肾阳不足证。
其他文献
目的:归纳总结白癜风中医内、外疗法中常见辩证分型,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对白癜风最常见的分型作临床疗效观察,为进一步优化白癜风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对地观测卫星进行数据传输的前提是卫星要进入地面接收站的接收范围。对对地观测卫星数传预报仿真技术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对即将过境接收站的卫星作出预警,而且能更真实地展示
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在网络这个相对开放、自由的传播环境中,网络新闻图像传播给广大网民呈现了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网络上的新闻图像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数量巨大、传播迅
在李约瑟的学术生涯中,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它促使李约瑟改变科学研究的路线,引发李约瑟对"李约瑟难题"的思考,激起李约瑟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是指存在于肿瘤患者的外周血中能够逃离宿主的免疫杀伤而存活下来的肿瘤细胞。CTC在肿瘤的进展、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虽然目
经过农村"五个"普法运动的开展,我国的法律、法规在农村得到了广泛宣传,提高了农村社会的法制化管理水平。但是,农村社会成员的法律素质还比较低、法律意识不强,在很大程度上
为全面梳理我国城市群土地利用研究现状、促进并深化后续研究,采用文献法与归纳法分析我国城市群土地利用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城市群土地利用研究的主要视角集中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妇女生殖道炎症中常见的疾病之一,约5%的患者可反复发作而形成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缠绵难治,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目前对于本病的
当前,由于我国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并且山地丘陵地区与先行试点地区的流转效果还有差距。以城镇化建设中的株洲市云龙示范
为全面、准确了解中央7号文件实施以来当前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情况,探究学校体育发展的应然走向,通过调研、座谈、问卷等多种方式,对全国19个省级单位的学校体育工作进行了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