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F-β1基因多态性及表达水平与广西人群肝癌家族聚集性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houlina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肝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几十年来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高不降。全球每年原发性肝癌新发例数超过74万,居恶性肿瘤的第五位,死亡59.8万例,死亡人数仅次于胃、食道癌而居第三位,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及寿命[1]。全球约有一半的肝癌发生在中国,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广西是全国肝癌高发区之一,多次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广西肝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广西肝癌的发生呈现家族聚集倾向现象,很大一部分的肝癌病例有肝癌家族史,其一级亲属、二级亲属罹患肝癌的风险性增高。大多数肝癌起病隐匿、进展快、病程短,迄今为止,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来阻止肿瘤的进展,故有必要从内在遗传因素及外在环境暴露因素着手对原发性肝癌及其家族聚集性的发病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国内外专家经过多年来不懈的努力,对于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通过对原发性肝癌的高发地区进行调查,专家普遍认为肝癌是由于以下多种因素共同引起的:肝炎病毒慢性感染、黄曲霉毒素及化学毒物(亚硝胺、重金属等)摄入、饮用水污染、放射线接触、酒精、嗜肝寄生虫、遗传因素等,但其中生物、环境、遗传因素间错综复杂的交互作用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导致肝癌家族聚集的原因更复杂,为数不少的研究提示乙肝病毒感染是乙肝相关性肝癌的致病因子,我们既往的研究HBV感染是我区家族聚集性肝癌高发的主要致病因子,另环境因素包括饮用水污染、黄曲霉毒素及丙肝病毒感染外,尚有遗传因素。不管生物、环境、遗传因素的具体致癌机制如何,机体都会出现免疫功能的改变,多种免疫细胞的功能和(或)细胞因子表达或表达水平异常[2-5]。体内炎症抑制因子和炎症促进因子网络平衡被打破,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免疫应答功能异常形成恶性循环。譬如,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体内IL-1、2、12、18、TNF-a、IFN-r等Th2类促炎因子与IL-4、5、8、10等Th1类炎症抑制因子网络平衡失调,CD4+、CD8+、NK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巨噬细胞等专职免疫细胞功能下降或异常,致使肿瘤逃避免疫监视及免疫清除,肿瘤得以发生、进展及转移,同时也说明肝癌是很典型的炎症相关性肿瘤[6-14]。已知多种细胞因子如IL-1、IL-10、IL-12、IL-18、TGF-β1、TNF-α、NQo1、XPD、COX2等细胞因子基因及其多态性与肝癌有关。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多态性在原发性肝癌发生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TGF-β1是一类调节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功能作用的激素样活性多肽,对淋巴细胞、上皮细胞增殖、分化具有抑制作用,对间充质细胞增殖分裂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调节细胞外基质蛋白质的合成,在组织修复、细胞恶性突变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正常水平的TGF-β1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活化,抑制NK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功能而发挥适度的免疫抑制功能[13,14]。病理情况下,TGF-β1水平明显升高,破坏机体免疫监督功能,使机体失去对外来病原或肿瘤细胞的正常免疫应答,导致疾病或肿瘤的发生、发展[15]。近年来,以上各种细胞因子与肝癌家族聚集的相关性也陆陆续续有报道,TGF-β1及其基因多态性在肝癌家族聚集的发生中起到的作用迄今为止尚未见有相关报道,TGF-β1蛋白质表达水平与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关系也尚不十分清楚。为更好地了解广西肝癌家族聚集发生的相关因素,我们从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多态性及其蛋白表达的角度探讨肝癌家族聚集发生的原因。本研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对广西11个肝癌高发区的35个肝癌高发家族的214名成员(其中壮族105人、瑶族49人、汉族60人)、37个无癌对照家族中214名成员(其中壮族105人、瑶族49人、汉族60人)进行转化生长因子6个位点基因多态性的分析,获得研究组与对照组6个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的遗传学数据,并重点探讨在吸烟、饮酒、饮用水及HBV-DNA阳性等外暴露因素共同作用下,TGF-β1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关系。第二部分研究分两小部分:第一小部分是用免疫酶联吸附法检测全部428例样本的血清TGF-β1水平,比较肝癌高发家族与无癌对照家族血清TGF-β1水平差异、比较肝癌风险位点各基因型对应的血清TGF-β1水平差异,按血缘关系分层分析血清TGF-β1水平差异。第二小部分是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82例(包括11名先证者及其配对、10名随机抽取的肝癌高发家族Ⅰ级亲属及其配对、10名随机抽取的肝癌高发家族Ⅱ级亲属及其配对、10名随机抽取的肝癌高发家族Ⅲ级亲属及其配对)研究对象全血TGF-β1蛋白表达情况,比较肝癌高发家族与无癌对照家族全血TGF-β1蛋白灰度值差异,按血缘关系分层分析全血TGF-β1蛋白灰度值差异。从细胞因子TGF-β1表达水平角度探讨其与原发性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关系。第一部分TGF-β1基因多态性等因素与中国广西人群肝癌家族聚集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多态性及外暴露因素与广西壮、汉、瑶族肝癌家族聚集发生的关系。方法:在广西11个肝癌高发区收集到符合条件的肝癌高发家族35个,共214名成员,无癌对照家族37个,以相同年龄(±5岁)、乙肝表面抗原(HBsAg)、民族、居住地、性别为配对条件,选取无癌家族成员214名作为无癌对照家族组。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及肝癌相关风险因素采用流行病学调查表采集。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空腹外周静脉血抗凝标本5毫升,用于提取全血基因组DNA,采集非抗凝血5毫升(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分离出血清用于检测HBV、HCV病毒标志物、TGF-β1水平。以上所提取的DNA样品,经引物特异性PCR方法扩增TGF-β1rs1800469、rs2241715、rs2241716、rs11466345、rs8105161、rs747857共6个位点,采用Snapshop方法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应用Haploview软件进行哈-温(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测,SHEsis软件进行连锁不平衡检验及单倍型频率分析统计。经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GF-β1SNP位点与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关系,选取有统计学意义的位点及环境因素,采用叉生分析法进行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应用SAS9.1编程假设验证。结果:(1)肝癌可能的风险因素分布:饮酒、饮用塘水、HBV-DNA阳性在肝癌高发家族与无癌对照家族中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基因型分布的哈-温平衡检验:经Haploview软件检验,6个位点基因型频率在无癌对照家族与肝癌高发家族中分布符合遗传平衡定律,观察值与理论值符合(P>0.05),选取样本具有群体代表性。(3)TGF-β1各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无癌对照家族与肝癌高发家族组的分布:1. TGF-β1rs1800469T/C位点基因型TT、CT、CC在肝癌高发家族组与无癌对照家族组中分布频率分别为47.2%、41.1%及11.7%,33.7%、45.3%及21.0%,两组间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4);等位基因T、C在肝癌高发家族组与无癌对照家族组中分布频率分别为:67.8%和32.2%,56.3%和43.7%,等位基因在两组间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rs1800469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在肝癌高发家族分布明显高于无癌对照家族(P=0.004; P=0.001)。2.TGF-β1rs2241715G/T位点基因型TT、GT、GG在肝癌高发家族组与无癌对照家族组中分布频率分别为46.7%、41.6%、11.7%与33.2%、44.9%、21.9%,两组间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3);等位基因T、G在肝癌高发家族组与无癌对照家族组中分布频率分别为:67.5%和32.5%,55.6%和44.4%,等位基因在两组间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rs2241715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在肝癌高发家族分布明显高于无癌对照家族(P=0.004; P=0.000)。3. TGF-β1rs8105161C/T位点基因型TT、CT、CC在肝癌高发家族组与无癌对照家族组中分布频率分别为29.4%、51.9%、18.7%与42.5%、45.8%、11.7%,两组间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9);等位基因T、C在肝癌高发家族组与无癌对照家族组中分布频率分别为:55.4%和44.6%,65.4%和34.6%,等位基因在两组间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3)。rs8105161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在无癌对照家族分布明显高于肝癌高发家族(P=0.005;P=0.003)。4.TGF-β1rs747857A/G位点基因型AA、AG、GG在肝癌高发家族组与无癌对照家族组中分布频率分别为82.7%、15.0%及2.3%,90.7%、9.3%及0%,两组间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5);等位基因G、A在肝癌高发家族组与无癌对照家族组中分布频率分别为:90.2%和9.8%,95.3%和4.7%,等位基因在两组间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4)。rs747857G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在无癌对照家族分布明显高于肝癌高发家族(P=0.005;P=0.003)5.TGF-β1rs2241716C/T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肝癌高发家族组与无癌对照家族组中分布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105;P=0.160)。6.TGF-β1rs11466345T/C位点基因型在肝癌高发家族组与无癌对照家族组中分布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161);等位基因T、C在两组间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49)。(4)TGF-β1多态性位点连锁不平衡分析:rs2241715、 rs2241716、rs1800469三个位点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 TGF-β1rs1800469与TGF-β1rs2241715间D‘=1,r2=0.984,与TGF-β1rs2241716间D‘=1,r2=0.547。TGF-β1rs2241715与TGF-β1rs2241716也存在强LD,D‘=1,r2=0.538。(5)环境与遗传的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将rs1800469、rs2241715、rs8105161、rs747857连同肝癌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吸烟、饮酒、饮用水、HBV-DNA带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因所有研究对象均以大米为主食、抗HCV均阴性,故该两项因素未列入模型),最终进入模型的危险因素由高到低为:饮用塘水>饮酒>HBV-DNA阳性>rs1800469TT基因型>rs2241715TT基因型。(6)环境与遗传的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rs1800469、rs2241715、rs8105161、rs747857、rs2241716、rs11466345连同肝癌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吸烟、饮酒、饮用水、HBV-DNA带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因所有研究对象均以大米为主食、抗HCV均阴性,故该两项因素未列入模型),最终进入模型的危险因素由高到低为:饮用塘水>饮酒>HBV-DNA阳性>rs1800469TT基因型>rs2241715TT基因型。(7)风险基因型的分层分析:rs1800469TT基因型及T等位基、rs2241715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在各级血缘亲属中总体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416,P=0.185);(P=0.348,P=0.133),但二者分布频率随着与先证者血缘级别降低而降低。(8)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基于相加模型的TGF-β1rs1800469TT与饮用塘水存在正交互作用(OR=6.44,S=1.50,AP=0.28,P<0.05),经相加模型的叉生分析假设检验U=0.39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TGF-β1rs1800469TT与饮酒交互作用也有统计学意义(OR=3.45,S=1.29,AP=0.16,P<0.05),假设检验U=0.432,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TGF-β1rs1800469TT与HBV-DNA相加交互作用同样也有统计学意义(OR=5.38,S=4.13,AP=0.62,P<0.05),假设检验U=1.105,P<0.05)。结论:(1)TGF-β1rs1800469T/C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广西肝癌家族聚集发生的遗传因素。(2)TGF-β1rs2241715G/T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广西肝癌家族聚集发生的遗传因素。(3)饮用塘水、饮酒、HBV-DNA阳性可能是广西肝癌家族聚集发生的主要环境因素。(4)广西肝癌家族聚集现象的发生是综合因素所致,多种遗传因素之间、多种环境因素之间或遗传与环境因素之间有相互协同作用。第二部分TGF-β1基因表达与中国广西人群肝癌家族聚集的相关性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血清中表达水平、全血中蛋白表达情况与广西人群肝癌家族聚集的相关性。方法:在广西11个肝癌高发区收集到符合条件的肝癌高发家族35个,共214名成员,无癌对照家族37个,以相同年龄(±5岁)、乙肝表面抗原(HBsAg)、民族、居住地、性别为配对条件,选取无癌家族成员214名作为无癌对照家族组。本研究分两小部分:第一小部分是用免疫酶联吸附法检测全部428例样本的血清TGF-β1水平,比较肝癌高发家族组(FHCC)与无癌对照家族组(FNC)血清TGF-β1水平差异、比较肝癌家族聚集性风险位点各基因型间的血清TGF-β1表达水平差异、按血缘关系分层分析血清TGF-β1水平差异。第二小部分是用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82例(包括11名先证者及其配对、10名随机抽取的肝癌高发家族Ⅰ级亲属及其配对、10名随机抽取的肝癌高发家族Ⅱ级亲属及其配对、10名随机抽取的肝癌高发家族Ⅲ级亲属及其配对)研究对象全血TGF-β1蛋白表达情况(包括蛋白表达的量、蛋白结构),比较肝癌高发家族与无癌对照家族全血TGF-β1蛋白灰度值差异,按血缘关系分层分析全血TGF-β1蛋白灰度值差异。探讨其与肝癌家族聚集性是否相关。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指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多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α=0.05。结果:1血清TGF-β1水平结果(1)血清TGF-β1水平在肝癌高发家族组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无癌对照家族组(28.495±17.495ng/mlVS20.24±7.56ng/ml,P=0.000)。(2)按基因型分析TGF-β1水平:Rs2241715TT基因型对应的血TGF-β1水平明显高于GT型(30.33±15.66ng/mlVS23.55±11.45ng/ml,P=0.000)及GG型(30.33±15.66ng/mlVS20±10ng/ml,P=0.000)。而GT与GG基因型对应的血TGF-β1水平无差异(23.55±11.45ng/mlVS20±10ng/ml,P=0.061)。Rs1800469TT基因型对应的血TGF-β1水平明显高于CT基因型(39.445±7.445ng/mlVS26.33±13.65ng/ml,P=0.000)及CC基因型(39.445±7.445ng/mlVS26.245±13.555ng/ml,P=0.000)。CT及CC基因型对应的血清TGF-β1水平无差异(26.33±13.65ng/mlVS26.245±13.555,P=0.347)。(3)风险位点基因型对应的血清TGF-β1在肝癌高发家族组无癌对照家族组的比较:肝癌高发家族组TT基因型对应的血清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无癌对照家族组rs1800469TT基因型(43.395±3.495ng/mlVS35.95±3.95ng/ml,P=0.000)。肝癌高发组rs2241715TT基因型对应的血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无癌对照家族组(18.815±4.145ng/mlVS38.995±6.995ng/ml,P=0.000)。2.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1)肝癌高发家族组与无癌对照家族组均表达TGF-β1蛋白且未发现异常条带,但表达程度有明显不同。(2)肝癌高发家族组血浆TGF-β1蛋白含量比无癌对照家族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分层分析:血浆TGF-β1蛋白含量在肝癌高发家族先证者、Ⅰ级、Ⅱ级、Ⅲ级亲属中无差异(p>0.05)。先证者血浆TGF-β1蛋白灰度值很高,但随着与先证者血缘关系的变远,TGF-β1蛋白灰度值减少。结论:(1)血清高TGF-β1水平可能与肝癌家族聚集性相关。(2)全血高TGF-β1蛋白水平可能与肝癌家族聚集性相关。(3)血清高TGF-β1水平或全血TGF-β1蛋白高表达可能与机体免疫抑制状态有关,尚待进一步验证T细胞、B细胞功能。
其他文献
<正>【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储蓄存款的含义及其主要目的;知道存款利息的含义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了解活期储蓄与定期储蓄作为投资方式的基本特征;知道商业银行的含义及其
采用偏钛酸为钛前驱体,三聚氰胺为氮源,制备g-C3N4/TiO2复合纳米光催化材料,研究不同原料配比、焙烧温度及不同焙烧时间制备的g-C3N4/TiO2光催化材料对亚甲基蓝以可见光激发
<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日益丰富的网络备课资源给内容相对比较枯燥、说理性强的思想品德课带来了希望和生机。一种新型的备课模式"网络备课"逐渐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人们对胃癌认识的不断加深,对胃癌预后的影响因素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临床、病理等因素上,本文从手术、辅助化疗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多方面综述
将关系公平性概念引入到企业间合作关系的研究中,通过设计量表收集一手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关系公平性影响企业间合作绩效的路径。实证结果表明,分配公平性与程
运用能值理论和方法对兰州农业生态经济系统1996~2008年投入产出情况和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农业系统对化肥、农药等工业辅助能投入依赖愈来愈强,对劳动力、
在现代化社会生产中电气自动化控制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在近几年成为我国新型的一门科学专业。尤其在智能技术不断地融入到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之后,对于降低资金、人力、
水产养殖是促进水利部门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在养鱼中如何更有效地防治鱼病是关系到鱼类安全生产和水产养殖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针对我区的实际情况,把中医药学技
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国从构筑长远的中日关系的角度出发,提出不图报复,以德报怨的对日方针,这与以美、英、中三国名义发表的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精神一脉相承,日本侨民的
童声训练应着力于头声发声法的练习,这样歌唱音色柔美丰满、音质清晰、干净,发声轻快、灵巧,强弱变化自如,声音明澈而不喊叫,柔和而不虚弱,在合唱队中易于协调,独唱的声音富于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