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缅语否定范畴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iamv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藏缅语的否定范畴。内容包括:1、比较系统全面地描写藏缅语各语支否定范畴,包括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的共时特征。2、进行语支内部和语支之间的比较,总结出藏缅语否定范畴的共性和特性。3、探讨藏缅语否定范畴的历时演变,论证语言接触对藏缅语否定标记的功能和否定句式的影响。4、以类型学为背景,通过与其它非藏缅语的比较,深入认识藏缅语否定范畴的特点。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1、从语言的否定形式出发,有助于深化藏缅语的语法研究。在藏缅语范围内研究否定范畴,能够深入认识个体语言的特点。2、为语言学理论提供丰富的语言事实,推进语言学相关理论的建设。3、有助于开展语言应用研究。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比较法:在语言内部、语言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层面进行比较,深化对藏缅语否定范畴特点的认识。2、系统参照法:研究某些语言的例外现象对历史演变的意义。分析否定范畴在语音、语义、语法各层面的特点。考察否定标记和多种动词及其语法范畴的关系。3、统计法:本文所涉及的藏缅语(不包括方言)有35种。占整个藏缅语范围的绝大多数。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所得到的数据是有说服力的。本文在语支内部、语支之间以及各语言间进行了较广泛的数据统计,相关研究结果是在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的。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确定研究的范围和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较为严谨的界定;回顾藏缅语否定范畴研究和相关理论研究的概况;介绍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藏缅语否定范畴的基本特点。将否定标记分为:表示一般否定意义的一般否定标记、表示禁止意义的禁止标记和带有过去时态意义的过去否定标记三类。在共时描写的基础上,将藏缅语否定范畴的特点归纳为:1、语音上,大多数语言的一般否定标记有共同来源。语音形式是m-。多数禁止标记也有共同来源。语音形式是t-。否定标记的语音常常受到被否定成分的影响。2、语义上,大多数语言的否定标记分为两类:一般否定标记和禁止标记。羌语支语言还有一类过去否定标记。3、语法上,否定标记一般只能修饰动词、形容词。否定句的优势语序是否定标记前置于动词。一部分否定标记所构成的否定式结构有不同程度的词汇化。第三章:藏缅语否定标记的来源探索。以藏缅语为系统参照,探索动词后否定标记的来源,认为它们都来源于早期否定标记和助动词的合音。探索禁止标记的来源,认为多数藏缅语同源的禁止标记可能是由原来表示禁止意义的副词演变而来。另有部分藏缅语的禁止标记则是由“否定标记+助动词”的结构演变而来。探索过去否定标记的来源,认为羌语支语言的过去否定标记的形成与已行体和趋向前缀关系密切。第四章:类型学视野下的藏缅语否定范畴。与非藏缅语进行比较,认为否定标记的黏着性及语序上的前置性是多数语言否定范畴的共性特征。从藏缅语角度出发,尝试对否定范畴的诸多差异性进行分析。认为:1、使用两个(或多个)否定标记表示单一否定的语言里,这些否定标记的语法地位不同。2、否定助动词的形成机制包括语言内部机制、语言接触机制及认知机制等。3、语言中采用否定标记后置于动词可能与否定标记的历史演变有关。第五章:全文结语。概括了全文的主要观点,并指出文中的不足和今后有待研究的问题。附录部分为本人设计、调查的问卷记录。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四:1、在藏缅语范围内总结了否定范畴的特点。2、揭示了部分否定标记的来源。3、阐述了语言接触对否定范畴不同程度的影响。4、从藏缅语角度出发,对否定范畴的部分差异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百花油防治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4例静脉炎病例运用百花油外搽治疗。结果:Ⅰ、Ⅱ度刺激损伤静脉炎2例3d痊愈,Ⅳ、Ⅴ度刺激损伤静脉炎2例4d好转成Ⅰ度。结论:百花油防治
通过分析边坡坡体在锚固预应力作用下的受力特点,认为应将边坡稳定性计算分为锚固体与坡体的耦合和解耦2个阶段进行,并分析了解耦阶段、锚固力的组成及其作用特点。分析结果
介绍了香榧的生物特征,从造林地的选择、香榧苗的管理及栽培、抚育管理、抗旱保苗、病虫害防治及树形象管理等方面探讨了香榧的栽培技术。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美国的自由不身临其境是很难想象的,这里汇集了全世界最奇异和最纷杂的思想、最聪明和最零乱的思维、最清楚和最不可理喻的逻辑、最惊人和最怪诞的行为.所有的自由都来之不易
关系代词取舍是限定性关系从句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但是前人研究对关系代词取舍关注不足;其研究多基于内省或实验法,对语料使用不足;针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关系代词取舍研究较
本文以索绪尔的语言系统思想为理论框架试图证明级差含义是基于语言规约系统产生的默认意义,听话者依靠规约推理无意识地、自动地推导级差含义。本研究旨在从一个新的理论视
从道桥施工中混凝土的选用,容易发生沉降的道桥过渡段施工技术要点,以及道桥防水施工路基面的处理三个方面,简要地论述了道桥施工的技术要点。
新世纪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各种音讯以每分每秒的速度向世界各地传播。作为一个以身相依的爱茶人 ,一个以身相许的茶文化研究者 ,我对于有关茶的每一则信息都十分关注。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