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网织血小板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1年1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162例。分为房颤组(阵发性房颤47例或持续性房颤38例)与对照组77例(同期住院非房颤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及常规检查。患者入院第二日清晨采集新鲜空腹静脉血2m1,用CD61.PE单抗标记血小板,噻唑橙(TO)为染料,应用富含血小板血浆(PRP)法检测网织血小板。观察指标:①血小板数;②网织血小板比率;③凝血酶原时间(PT);④INR;⑤甘油三酯(TG);⑥低密度脂蛋白(LDL-CH);⑦药物应用情况;⑧一般临床资料。比较血小板及网织血小板比率与房颤及房颤类型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者网织血小板比率平均水均在正常范围(正常值1.1-6.1)。房颤组网织血小板比率平均水平为2.79±2.09,高于对照组2.14±0.80,p<0.05;在阵发性房颤组网织血小板比率平均水平为2.45±1.45,持续性房颤组网织血小板比率平均水平为2.95±1.71,两组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对照组与房颤组在性别、年龄、病因上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甲亢、甲减等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华法林、他汀类组患者网织血小板比率与未用药物组比较,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网织血小板比率在房颤患者中明显增高。(2)网织血小板比率与房颤类型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