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耐亚胺培南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idas9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安徽省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收集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对临床分离的14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亚胺培南机制进行研究。材料与方法:安徽省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收集2006年9月份34所医院住院和门诊患者的各种临床送检标本,无重复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共236株。按美国临床及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 Institute, CLSI)推荐标准,采用M-H琼脂倍比稀释法对野生菌进行15种抗菌药物的体外药物敏感试验。针对14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用协同试验筛选产金属酶菌株;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金属酶基因IMP-1、IMP-2、VIM-1、VIM-2、SPM及外膜蛋白OprD基因;氰氯苯腙检测主动外排情况及其对亚胺培南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的影响。结果:临床分离的236株铜绿假单胞菌在痰及呼吸道分泌物分布率最高,有155株,占65.7% ,提示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是以引起呼吸道感染为主;在体外药敏试验中,敏感率最高的前5种药物分别为美罗培南(90.3%)、亚胺培南(88.6%)、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8.0%)、阿米卡星(64.4%)、头孢他啶(64.0%);耐药率最高的前5种分别为头孢呋辛(98.3%)、头孢曲松(77.9%)、头孢噻肟(71.6%)、氨曲南(59.7%)、头孢西丁(59.2%)。14株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同时对其它14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也很高,多重耐药率达100%;其中,5株产VIM-2型金属酶,且与纸片协同试验发现的5株相同,未发现产其它基因型金属酶;11株OprD基因检测阴性;2株在有氰氯苯腙存在时其对亚胺培南最低抑菌浓度(MIC)降低至原先的1/4,表明这2株有主动外排系统参与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结论:在体外药敏试验中,对临床常用15种抗菌药物中的大部分耐药率均较高,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氨曲南、头孢西丁都不适宜治疗临床上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目前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仍是碳青霉烯类和含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条件许可时可联合使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临床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这是降低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有效手段。本研究中发现OprD2蛋白表达缺失是我省引起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其次为产VIM-2型金属酶和主动外排系统;纸片协同试验是一种准确、简单、经济、操作方便的检测金属酶的方法;14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均存在多重耐药现象;其中有4株(编号93、125、433、1451)存在两种耐亚胺培南的机制。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自适应杂波抑制的特点,指出了它与谱估计的不同之处,提出了一种相邻方位、距离单元联合处理(AARP)的杂波抑制方式,该自适应方式能够在抑制杂波的同时保护目标。
蜘蛛香又名马蹄香、老虎七、香草子等,系败酱科(Valerianaceae)缬草属(Valeriana Linn)植物蜘蛛香(Valeriana jatamansi Jones)的根茎。始载于《本草纲目》,1977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曾
<正> 0 引言 肩周炎的冻结期肌肉疼痛,关节活动功能明显受限,临床治疗方法较多,如药物治疗,神经阻滞和局部注药治疗,物理因子治疗,软组织按摩等。但各种方法的单一使用在临床
骨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丢失并伴有关节周围新骨形成及骨反应为特点的一种滑膜关节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以关节痛、关节僵硬为主,以后随病情的进展而出现关节骨性肥大,关节功能关减退
金锡焊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光电子封装和高可靠性军用电子器件焊接的贵金属焊料,其中金锡共晶焊料熔点最低,含金量为80%。金锡焊料本身强度高,抗氧化性能好,抗热疲劳和蠕变性
骨化性肌炎是发生于软组织特别是肌肉内的一种瘤样病变,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局限性骨化性肌炎,另一类为进行性骨化性肌炎。进行性骨化性肌炎是一种遗传性、进行性结缔组织疾患,
从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传播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具有较大的优势的传播对象、传播渠道、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等方面正是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可见新媒体传播环境已
本研究选择不同海拔的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海拔梯度温度、湿度及土壤养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地表温度逐渐降低,土壤湿度逐渐增大,土壤养分含
地质灾害的发生,严重的影响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地质灾害的勘察也有了更多的方式,这些常见的地质灾害勘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