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介、高偏压稳定性(Ba,Sr)TiO3基储能介质陶瓷的制备及改性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_duod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功率脉冲电源系统小型化、高功率化的发展要求储能介质材料具有更高的介电常数和更高的偏置电场稳定性。钛酸锶钡陶瓷因其介电常数高、介质损耗小等优点,成为了理想的第三代脉冲形成线用介质材料之一,但强偏置电场下介电常数的非线性变化不利于其工作稳定性和高储能密度的获得。本文以顺电态Ba0.4Sr0.6TiO3陶瓷为研究对象,通过调节晶粒尺寸和Zr4+固溶,降低材料的介电非线性,以提高材料的工作稳定性和有效储能密度。   为此,本文开展了以下研究内容:   采用高温固相工艺,分别通过调整烧结温度(1260℃-1400℃)和保温时间(0.5h-20h)制备出晶粒尺寸在0.57μm-5.64μm和0.55μm-2.16μm之间分布的BST致密陶瓷,研究了晶粒尺寸对BST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晶粒尺寸的减小有利于降低样品的介电非线性,20kV/cm场强下,不同烧结温度样品中1260℃样品的可调性最低(0.98%);不同保温时间样品中,保温2h样品的可调性最低(1.27%)。晶粒尺寸的减小有助于BST陶瓷储能密度的提高,不同烧结温度样品中,1260℃样品储能密度最大(1.28J/cm3);对于不同保温时间样品,保温2h样品储能密度最大(1.20J/cm3)。   本文从内应力、晶粒-晶界比例和极化微区三个方面研究了晶粒尺寸对顺电态BST陶瓷介电性能影响的机理。以成型压力来模拟陶瓷材料晶粒间的内应力,借助XRD分析建立晶粒尺寸与内应力之间的定量关联;阻抗分析结果显示,晶粒尺寸的增大会导致样品晶粒区比例的增大和晶界区比例的减小。借助多重极化机制模型对各样品的偏压曲线进行拟合,发现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大,样品中极性微区的平均尺寸逐渐增大,并且呈现出更强的场强依赖性。   本文在BST陶瓷中添加了不同含量(0mol%-40mol%)的Zr4+,发现Zr4+能够抑制晶粒的生长。随着Zr4+含量的增多,BSZT陶瓷的Tc向低温方向移动,并出现铁电弛豫特征;样品的介电可调性先增大后减小,Johnson唯象拟合曲线中,呈现两段斜率不同的线性区域;样品的击穿强度先降低后升高,材料储能密度逐渐减小,由Zr4+含量为0mol%时的1.20J/cm3降低至40mol%时的0.37J/cm3。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全球人口的持续增加,能源的耗损量不断增大,此外,化石能源的过度开发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也使得寻求清洁可再生资源的需求更为迫切。伴随着风能、太阳能等不能持续供给的清洁能源发展起来的是各类的能源存储器件如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等。其中超级电容器因其优于锂离子电池的超高功率密度而受到广泛关注。超级电容器的组成结构主要包括电极材料、集流体、电解液和隔膜等。其中,电极材料中活性物质的含
学位
“我一直觉得一个人是应该有一点爱好的.写作与烹饪,是我的两个最爱.”说到爱好,蒋坤元表示,那是从18岁起,这两个爱好“就像一棵树种植在我的心田里”.rn蒋坤元是中国散文学
期刊
相对于公办高校的教学秘书,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学秘书承担的职责和责任更为繁重,他们的职业倦怠感不容忽视.通过扎根理论可以了解到,影响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秘书产生职业倦怠的因
近几年,在现代农业中应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实现高效种植已经较为普遍.探究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新型农业中的模拟技术以及相关科技的传播,对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农业发展中起到
在大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既是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
发现NH4 NO3 明显降低Al(OH) 3 干凝胶煅烧过程中γ Al2 O3 ,δ Al2 O3 ,θ Al2 O3 及α Al2 O3 的形成温度 ,α Al2 O3 籽晶的添加只降低α Al2 O3 的形成温度·在w(NH4 NO3
期刊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日益严重,需要寻求高效低耗能的功能材料来解决这两大问题。TiO2半导体作为一种高效、无毒的光催化剂,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能、良好的电子接收及传导性能和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在有效获得太阳能和控制环境污染方面具有非常广泛应用前景。但是,TiO2是一种宽禁带半导体,其锐钛矿晶型的禁带宽度为3.2eV,能吸收波长小于等于387m的紫外光,仅占到达地面太阳光能量的4%,太阳
无关“深夜食堂”.我说的是我和我的食堂,或者说是关于食堂的“乡愁”.rn小时候羡慕吃食堂.一次,家里没开伙,父亲给了我5分钱菜金,我在食堂买了一盘雪里蕻腌菜炒青米豆.腌菜
期刊
现阶段滨海湿地的管理以“多部门”、“要素式”管理为主,在管理过程中都是从各部门自身利益出发,未充分考虑生态整体性和相关性,缺乏生态系统全局观。在滨海湿地规划管理层面,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