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经济地理视角下我国地方城市产业演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dddes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先发地区的城市普遍面临积累大量存量产业问题,多元复杂的区域竞争环境也要求各个城市充分认识自身产业演进的特色路径,但当前对产业演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具体产业门类的研究,多以定量手段去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因子,且对长时间跨度的城市产业演化研究不足。而演化经济地理的兴起则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城市产业演化的一个新的视角,主张历史重要性和企业与制度协同演化作用的观点有助于我们观察一座城市的整体产业演化特征和机制。因此,本文根据我国的发展情况构建了以政企关系为核心线索的我国地方城市产业演化机制解释框架,认为在某一发展阶段,地方政企关系的变化造成产业制度的适应性调整和固化,从而通过产业制度推动了产业的演化,而政企关系的重构既受到宏观制度环境的影响,又受到产业演化的历史基础影响,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通过对无锡案例的研究,本文发现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确实主导了产业演化的方向,政府对企业的过度干预会干扰企业成长的规律、对企业缺少干预会引起企业的无序发展和资源的浪费,政企之间应当有一个关系平衡点,而这个平衡点在不同阶段取决于产业演化的历史基础,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本研究基本遵循“框架建构-实证检验”的研究思路,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建构了解释框架,并以产业发展历史长、政企关系变化明显的无锡为例进行实证,实证之后再对演化经济地理应在中国的适应性进行思考。第一章,绪论部分。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实证对象、行文思路以及论文结构进行简述。第二章,研究综述。一方面对国内外产业演化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研究,另一方面对国外演化经济地理理论以及对国内关于演化经济地理的成果进行研究。第三章,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的解释框架建构。基于研究综述,对影响城市产业演化的要素进行分析,分析要素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架构本文对我国城市产业演化的解释框架。第四章与第五章,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无锡产业演化机制研究。基于本文架构的解释框架,对无锡的产业演化过程进行研究,论述了无锡从建国以来的产业演化过程及其机制。第六章,演化经济地理学研究我国地方城市产业演化的适应性。通过对无锡实证案例进行进一步总结和反思,探讨演化经济地理应当如何更好的应用于我国的产业演化研究。第七章,结论与讨论。对全文的研究进行高度概括与提炼,对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进行总结,并对如何进一步加强研究的科学性进行展望。
其他文献
互联网诞生于上世纪,截至2017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数己经由2008年的15亿人增加至40亿人,其中仅中国互联网用户就多达7.72亿人,我国已是全球第一大互联网用户市场。互联网行业
把STSE教育理念与化学课堂教学三线——知识线、方法线、生活线有机融合,以知识线体现学科本位观、以方法线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生活线体现社会本位观,同时,将三线有机
<正>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社会和资本的力量日益崛起,城市建设从计划经济时代政府的独角戏,演变为政府、市场、社会、村庄和个人共同的事业,有更多的
目的:观察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咽旁正常组织的18F-FDG摄取情况。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行18F-FDG hPET/CT检查的鼻咽癌放疗后患者43例及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人员10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发展,烟草行业的产品和生产技术也在更新提升,随之而来烟草企业投资的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工程审计作为预防投资风险的最佳手段正不断重视。
基于2017新课程标准理念,参照其中的教学案例设计,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一种"手掌"模型的创新表达方式,以"SO2的性质和作用"教学内容为例进行阐述,以期帮助化学教师对高中化学学
精准教学(Precision Instruction)是实现科学高效课堂的保障,在早期的精准教学中,教师通常使用笔和名册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记录学生的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手工分析了学生学习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快节奏时期,人们面临着工作和生活多方面的压力,也感受到了愈来愈多的焦虑情绪。人民日报曾经刊文指出,当前我们国家已经进入“全民焦虑”时期,焦虑症俨然
近些年,和藻类相关的研究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大多数藻类含有丰富的油脂和高价值的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藻细胞的生物量和营养成分很大程度上受到培养条件的影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