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先发地区的城市普遍面临积累大量存量产业问题,多元复杂的区域竞争环境也要求各个城市充分认识自身产业演进的特色路径,但当前对产业演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具体产业门类的研究,多以定量手段去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因子,且对长时间跨度的城市产业演化研究不足。而演化经济地理的兴起则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城市产业演化的一个新的视角,主张历史重要性和企业与制度协同演化作用的观点有助于我们观察一座城市的整体产业演化特征和机制。因此,本文根据我国的发展情况构建了以政企关系为核心线索的我国地方城市产业演化机制解释框架,认为在某一发展阶段,地方政企关系的变化造成产业制度的适应性调整和固化,从而通过产业制度推动了产业的演化,而政企关系的重构既受到宏观制度环境的影响,又受到产业演化的历史基础影响,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通过对无锡案例的研究,本文发现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确实主导了产业演化的方向,政府对企业的过度干预会干扰企业成长的规律、对企业缺少干预会引起企业的无序发展和资源的浪费,政企之间应当有一个关系平衡点,而这个平衡点在不同阶段取决于产业演化的历史基础,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本研究基本遵循“框架建构-实证检验”的研究思路,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建构了解释框架,并以产业发展历史长、政企关系变化明显的无锡为例进行实证,实证之后再对演化经济地理应在中国的适应性进行思考。第一章,绪论部分。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实证对象、行文思路以及论文结构进行简述。第二章,研究综述。一方面对国内外产业演化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研究,另一方面对国外演化经济地理理论以及对国内关于演化经济地理的成果进行研究。第三章,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的解释框架建构。基于研究综述,对影响城市产业演化的要素进行分析,分析要素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架构本文对我国城市产业演化的解释框架。第四章与第五章,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无锡产业演化机制研究。基于本文架构的解释框架,对无锡的产业演化过程进行研究,论述了无锡从建国以来的产业演化过程及其机制。第六章,演化经济地理学研究我国地方城市产业演化的适应性。通过对无锡实证案例进行进一步总结和反思,探讨演化经济地理应当如何更好的应用于我国的产业演化研究。第七章,结论与讨论。对全文的研究进行高度概括与提炼,对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进行总结,并对如何进一步加强研究的科学性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