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化的生态环境已成为遏制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为此,十八大以来政府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机制、严格惩戒机制、增强宣传机制等降低生态负效应。然而,生态意识的淡薄、生态经济思想的缺位是当前生态环境红灯常亮的根本原因。与此同时西方生态经济思想方兴未艾,但由于思想理念、国情民俗的差异,西方生态经济思想无法完全发挥其应有的效果。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先秦典籍中蕴含丰富的生态经济思想。因此,我们有必要挖掘与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相衔接、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相契合的国学生态经济思想。已有不少国内外学者致力于挖掘国学生态经济思想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在系统梳理易经、先秦道儒法墨经典典籍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理论研究与分析,对先秦时期生态经济思想理论框架提出了构想,其中包括生态经济思想的萌芽阶段和生态经济思想的发展阶段。生态经济思想的萌芽阶段,即易经是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核心、以对自然的顺应、感恩为行动纲要,以保护生态完整性为己任的生态观。生态经济思想的发展阶段主要涉及先秦四大家对生态经济思想的论述。包括:道家以“道”为切入点,围绕天人合一思想,进一步提出道的生态经济规律思想、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论、生态经济系统萌芽、以节约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及生态政府思想;儒家以“礼”为切入点,围绕天人合一思想提出的涉及人与自然关系、横向与纵向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以民为本、发展生态教育的生态政府建设等生态伦理思想;法家以人们自私行为导致生态破坏为思想起点,从历史进化论的角度认识到人口与资源之间存在矛盾,终将法治与天人合一思想相结合提出生态法治思想;墨家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上以“天志”为生态经济思想的逻辑起点,以“兼爱”为核心,提出资源储备、节约资源、避免生态战争等生态经济思想。为从根本上应对生态危机的挑战,弘扬国学生态经济思想,本文在研究易经、先秦道儒法墨经典典籍的基础上概括出了先秦生态经济思想对我国当下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四点启示,即以生态幸福思想为核心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以“循天顺人明赏罚”为核心进行生态法治建设,以循环经济、生态补偿为核心完善生态政策以及从思想、法治、教育、军事等方面构建生态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