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湄洲湾港处于我国南方海运航线的中心,是福建省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现已发展成为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高效、效益显著、文明环保的现代化、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口;同时也是福建省加强对台交流及贸易往来的重要窗口。近年来,随着湄洲湾沿岸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建设的加快,湄洲湾水上交通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湄洲湾水上安全监督管理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水上交通流急剧增加,并以危险品货运居多;湾口航路多,交通形态复杂;与台湾地区的通航逐渐增多,保护台胞的客船、货船安全责任重大。对此,结合湄洲湾湾口水域实际需要提出相应的船舶定线制方案,从而维持港口船舶交通秩序畅通,提高船舶进出港效率和安全,预防船舶交通事故的发生,防止船舶水上污染。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湄洲湾港现状,掌握了湾口水域航路交汇区和航路特点,而后通过AIS中心提供的湄洲湾2014年度船舶交通实态跟踪观测的数据统计分析,结合IMO《关于船舶定线制的一般规定》,借鉴类似水域船舶定线制实施情况,参考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设计出5个湄洲湾湾口水域船舶定线制备选方案。结合规范要求、分析各备选方案的优劣差异以及影响湄洲湾水域船舶定线制航行安全的众多因素,建立了具有针对性、符合该水域特殊性的船舶定线制方案优选指标体系。为充分反映决策者的主观经验与偏好和客观信息与备选方案之间的差异,本文采用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组合赋权方式确定了优选指标体系权重。最后应用改进TOPSIS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优选评价模型,对船舶定线制备选方案进行了优选评价并对定线制优选结果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提出相关建议,本文的研究可成为海事主管机关提供制定、选择船舶定线制的重要参考依据,为该水域船舶航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