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产品修复及“封城”对PM2.5浓度和暴露的影响研究

来源 :杨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hg54h446jn6gf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2月末,新型冠状病毒出现并在世界范围内大肆传播,促使中国各级政府采取了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措施,各市进入“封城”状态,居民日常出行活动、车辆尾气排放、工厂生产排放等人为排放污染源的污染排放量得以显著下降,构成了研究控制人为排放对缓解污染作用的重要机遇。针对目前缺乏从日、小时和区域上等细时空粒度上分析限制人为排放对空气污染及居民暴露影响的问题,以及当前气溶胶光学厚度遥感产品缺失率极高,影响后续PM2.5完整反演的问题,本文利用葵花八号气溶胶光学厚度(H8 AOD)遥感产品,结合气象再分析数据、地貌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等辅助数据,实现了AOD缺失值的高精度填补,进而系统地研究“封城”措施对北京、上海和武汉的PM2.5污染水平及不同类型的居民暴露水平的影响,为未来控排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成果不仅包括集AOD产品修复、PM2.5反演及居民动态暴露衡量为一体的整体研究方法,并且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本文结合长短期记忆人工神经网络(LSTM)和卷积神经网络(CNN)捕捉数据时空相关性的优势,构建了LSTM-CNN复合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考虑周边邻域在历史时刻的气象条件对缺失AOD的影响,间接实现了AOD时空相关性的引入。与广义加性模型、后向传播模型和CNN模型的精度对比结果表明,引入周边区域、历史时期的气象条件能够有效提升H8 AOD填补精度,LSTM-CNN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最低(0.032)。通过与地面AOD监测值和PM2.5监测值进行对比发现,LSTM-CNN模型具备泛化能力,因此将其应用于估计北京、上海和武汉市的AOD全时空分布。通过分析三地的AOD时空分布特征发现,北京地区的AOD白日均值水平呈现从西北到东南逐渐增加的趋势,上海AOD空间分布均匀,武汉北部略高于其余地区;三地的AOD呈现白日10:00~17:00持续上升的趋势;而仅依赖有限的H8 AOD有效观测的时空分析结果会造成AOD水平被低估或高估,进而导致错误估计AOD的空间分布特征,突出了本文进行AOD填补工作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其次,本文构造了PM2.5反演模型——时空随机森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封城”对PM2.5变化影响的分析框架,实现了在充分考虑污染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并排除“封城”前后气象条件变化造成的干扰下,从细时空粒度角度分析“封城”对PM2.5污染水平造成的微观时空影响,作为以往研究从月/年、城市水平分析的补充。结果表明时空随机森林模型解释度高于90%,具备可靠度。本文的PM2.5变化分析框架发现,“封城”措施分别使北京、上海、武汉的PM2.5浓度下降了1.52,15.81,8.832)/8)~3。受二次颗粒物污染、区域传输、住宅因素排放等因素影响,北京地区的PM2.5缓解效果并不明显,说明仅依靠极端的控制人类活动并不能使北京地区的污染得以显著控制,还需继续研究制定区域联防等政策。“封城”后北京市出现的静稳气象加重了污染物的聚集,抵消了因“封城”带来的污染缓解作用,导致“封城”后北京PM2.5观测结果相比于“封城”前出现超过292)/8)~3的意外上升。时空分析结果表明,“封城”对白日污染的缓解作用高于夜间,对武汉城镇用地的污染缓解效果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区域。此外,“封城”对PM2.5污染的缓解作用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城市的污染水平完全下降需要有一定的延迟时间,对上海和武汉来说分别为24天和17天。以上结论说明控排措施的起效时间、区域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应纳入相关政策的制定考虑中。最后,本文构建了一种在缺乏调查数据的情形下居民动态出行轨迹的计算机模拟方法,并结合前文估计的高精度PM2.5反演结果,形成了集AOD修复、PM2.5反演、PM2.5暴露计算为一体的整体框架,并应用于分析“封城”带来的污染水平变化对武汉市居民正常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受PM2.5暴露的影响。其应用的PM2.5数据精度更高,轨迹模拟实验对居民类型划分地更为细致,并创新性地将综合考虑就业机会、竞争程度、通勤距离的“相对工作可达性”引入工作地选择模拟中。结果显示,“封城”带来的污染变化使武汉市居民所受暴露平均减少了122)/8)~3,并且个体暴露减小幅度呈现由市中心向郊区逐渐递减的趋势,最低减小0.702)/8)~3,最高减小17.142)/8)~3。而横向对比四类主体所受暴露及其变化发现,上班主体所受暴露分布最为集中,大学生主体最为分散。上班主体“工作”期间和学生主体“学习”期间所受暴露的减轻作用较高,分别达到了15.69和13.502)/8)~3。与静态暴露计算结果对比发现,静态暴露在不同排放背景下对实际暴露的估计误差并不一致,使得静态暴露会错误估计“封城”措施对暴露影响大小。因此在研究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时,必须细致区分居民主体类型,分别考虑不同类型居民的动态出行轨迹,与PM2.5高分辨率、高精度数据结合,计算居民所受动态暴露水平。
其他文献
为加快争夺全球气候规则制定主导权,同时为欧盟内部生产商和进口商创造更有优势的竞争环境,降低碳泄漏风险,欧盟提出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于2023年4月25日正式通过CBAM法案。CBAM计划对钢铁、水泥、铝、化肥、电力和氢六类产品率先征收碳关税;以2023—2025年为过渡期,2026年正式开征;在费用计算方面,优先采用实际碳排放强度确定碳排放量,并规定费用抵免情形。CBAM一经提出,就引起了
期刊
欧盟设立碳边境调节机制的目的从表面上看是应对气候之需,实则是为了恢复经济并抢占全球气候规则制定的先机,国际上对其实施进程持有较大的争议。文章阐述了我国的出口贸易、产业结构及财税机制因该机制的出台所面临着的紧迫局面,建议我国应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杜绝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加快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完善碳税立法,积极主动做好应对工作,以期加快碳减排的进程,实现“双碳”目标。
期刊
数据空间是网络空间从“以计算为中心”向“以数据为中心”转型的一种新形态,蕴含着变革性重大科技问题和换道超车创新机遇。类似互联网是网络空间的主要基础设施,数据空间也需要“以数据为中心”的新型基础设施,其核心功能是实现数据的一阶实体化。从数据空间的视角出发,分析总结互联网、万维网和数字对象架构等主流技术体系对数据一阶实体化的支持和不足,给出数据空间基础设施的基本内涵与技术挑战。提出基于数据语用原理的数
期刊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时代的来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能源的依赖越来越大。由于传统化石能源在其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随之应运而生的清洁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逐渐成为代替传统化石能源的产能来源。通常情况下,这些自然界所带来的清洁能源会出现产能过剩现象。因此,对高效的能源存储装置的需求日益增加。超级电容器,由于其快速的电荷存储与释放能力、超大功率输出、较宽的工作温度
学位
通过几种防褐变剂对去皮切片的马铃薯的贮藏实验表明,使用300ppm浓度的亚硫酸钠处理马铃薯,可有效抑制马铃著组织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褐变度最低,其防褐变效果最佳。维生素C的损失也最少。
期刊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传统的安全监督难以发现问题背后的根源,因此电网企业安全监督数字化大势所趋。文章主要介绍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建立作业安全监督数据算法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数智彩虹可视化平台建立基于安全监督的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实现对电网企业作业安全监督数据的深入挖掘,提高电网作业作业风险管控能力和安全监督能力。
期刊
<正>研究背景城市体检亟待社区尺度的精准化延伸在我国新发展阶段下,为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有效应对和解决“城市病”问题,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201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启动城市体检试点工作,2021年自然资源部发布《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提出“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工作要求。城市体检通过常态化地对城市建设状况及规划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成为保障
期刊
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是以“工业开发为主、商服开发为辅”的一种土地复合利用方式,能够实现二三产业(商品住宅类除外)用地的混合供应。文章总结了广州市二三产业混合发展的政策探索历程和用地供应特点,分析指出广州市二三产业混合用地发展存在相关规划标准缺失、混合用途和比例规则不明、供应机制缺位、登记管理困难、供后管控难度大等问题和制度障碍,建议国家层面应完善二三产业混合用地规划编制、用途调控、登记管理;地方政府层
期刊
在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检查的相关工作内容中,卫生理化检验属于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不同的卫生安全问题也与日俱增,针对于此,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更应当加强卫生理化检验的质量和水平。在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进程中,部分县级市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卫生理化检验的软硬件设备建设相对不足,加之缺乏专业研究人员的支持,进而导致其卫生理化检验水平受到制约。针对于此,相关
期刊
电力工程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研究是电力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点工作。针对该项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在具体的技术经济分析评价中,公司能够创建完善的信息化技术经济评价系统,并创建系统构架、应用构架、技术构架,加强功能模块设置,以便确保电力工程技术经济分析评价的有效性,避免出现不合理情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