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鲆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灭活疫苗的研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pdav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鲆是我省珍贵的经济鱼类之一,目前在中国北方沿海地区大规模养殖,随着高密度工厂化养殖的迅速发展和海水污染的日益严重,危害养殖牙鲆的各种病原相继出现,这些细菌所引起的大规模暴发病给海水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实验从河北唐山会达水产公司和普林海珍养殖的患腹水病褐牙鲆体内分离致病菌,通过包括革兰氏染色,氧化酶鉴定,微量生化鉴定,药物敏感试验测定等生理生化鉴定方法对该菌进行了鉴定;本试验还根据NCBI上报道的嗜水气单胞菌标准株的16S rDNA序列以及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所含有的气溶素(aer)设计了两对引物,对所分离到的2株疑似菌以及三株标准株进行PCR扩增,均能够扩增出目的条带,经测序后,该菌的16s rDNA的序列,aer序列与标准株同源性分别达到99.8%和95%,与常规细菌鉴定方法所得结果一致,证明该菌为嗜水气单胞菌。本实验将所分离到的嗜水气单胞菌用终浓度为0.2%~0.5%的甲醛对菌体进行灭活,制备了灭活疫苗,并优化灭活疫苗的灭活条件;将制备的灭活疫苗分别注射小鼠和牙鲆,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其中小鼠的免疫保护率达到80%,牙鲆的免疫保护率达到70%;采用渗透压差法大规模浸泡免疫牙鲆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浸泡免疫过的牙鲆发病率仅为6%,攻毒后免疫保护率为85%;通过应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受免动物的抗血清,并将牙鲆的抗血清注射新西兰白兔,从而获得兔抗鱼血清,更便于检测,结果都表明动物体内产生了较高的抗体水平;剖检攻毒后的动物,发现免疫过的动物内脏健康无异样,表明该疫苗安全有效,从而为防治牙鲆腹水症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也为进一步制备其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用CaCl2和钙的鳌合剂EGTA浸种,研究了钙对热激诱导黄瓜幼苗抗冷性过程中幼苗生长,抗氧化系统,光合性能,叶绿素荧光动力学以及渗透调节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钙处理能提高冷
基于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地理教学资源逐步拓宽,注重信息技术在课堂设计、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式调整中的应用,对高中地理教学资源的充实、教学模式整合及综合教学质量提
老虎托喜鹊捎话给猫,请它过来喝一杯。“大王,您不会拿我当下酒菜吧?”猫战战兢兢地问老虎。“你这是说哪儿的话!别忘了,朕也是猫科动物。既然同出一门,彼此帮忙还不及呢,怎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首先介绍了李才根老师的一套山水画教学方法——“一个母系统,两个主系统和两个子系统”;其次浅谈了这套教学方法在临摹、写生、创作实践中的运用;最后谈了我的学习理解和感
前言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理过程,例如,发生在休克治疗、心肺脑复苏、脑血管栓塞再通和解除脑肿瘤压迫之后等,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对疾病转归有不良影响。目前,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尚没有确切的防治方法。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是存在于大脑神经元和神经内分
雄性不育在植物界中是一种常见现象,由于雄性不育是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对雄性不育机理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已有研究表明,植物肌动蛋白与雄性不育有关,而黄瓜性别决定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