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镶脉病毒侵染性克隆的构建及其ORFVI基因的原核表达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468105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veinbandingvirus,SVBV)是一种严重危害草莓的潜隐性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目前,SVBV在我国河南、河北、吉林等省都有报道,给我国草莓生产造成严重损失。SVBV属于花椰菜花叶病毒科花椰菜花叶病毒属,基因组为双链环状DNA,大小约为7.8kb,含有7个ORFs。为了深入研究SVBV在寄主体内的复制、移动以及病毒致病因子与寄主因子的相互关系,本研究构建了SVBV的侵染性克隆。另外,SVBV的致病性强弱与其ORFVI基因编码的P6蛋白密切相关,本研究克隆了SVBV的ORFVI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制备出特异性抗血清,可为深入研究P6蛋白的具体功能奠定基础,对阐明病毒在寄主体内的致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1.SVBV侵染性克隆的构建  SVBV基因组全长7.8kb,pSVBV-E3为SVBV全基因组克隆,SVBV含有EcoRI和BamHI两个单酶切位点,首先利用EcoRI和BamHI双酶切pSVBV-E3,获得约4kb的0.5拷贝SVBV(0.5SVBV),将0.5SVBV插入到同样酶切的双元表达载体pBinPLUS,获得重组载体pBin-0.5SVBV。然后EcoRI单酶切pSVBV-E3,获得1拷贝的SVBV全长序列,将其正向插入到EcoRI酶切的pBin-0.5SVBV中,获得重组载体pBin-1.5SVBV。  2.SVBV侵染性克隆的转化、接种和检测  将重组质粒pBin-1.5SVBV电击转化农杆菌GV3101,筛选阳性克隆。农杆菌浸润法接种本氏烟(Nicotianabenthamiana)、三生烟(N.tabacumvar.SamsunNN)、心叶烟(N.glutinosa)和森林草莓(Fragariavesca);另外,利用基因枪法将重组质粒pBin-1.5SVBV转入森林草莓和本氏烟。浸润接种及基因枪轰击20天后观察,4种植物均没有表现出任何特异性症状。提取各植物新长出的系统叶片基因组DNA,PCR检测SVBV基因特异性片段,发现能够在本氏烟、三生烟和心叶烟上系统叶中检测出SVBV,而利用基因枪轰击的草莓和本氏烟新生长的系统叶中检测不到SVBV。  3.SVBVORFVI基因编码P6蛋白的表达和纯化及抗血清制备  PCR扩增SVBVORFVI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SUMO获得重组质粒pET-SUMO-ORFVI。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与Ni2+-NTA亲和柱纯化,获得分子质量约为90kD的重组蛋白。以纯化的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间接ELISA测定抗血清效价达1256000∶。Western-blot分析表明,该抗血清能够检测到稀释64000倍的重组蛋白。进一步的间接ELISA试验表明,制备的抗血清在较高的稀释度下(1512000∶),可以检测到SVBV中国分离物及美国分离物ORFVI基因在本氏烟中的瞬时表达。
其他文献
  提出一种基于Web Service的智能手机巡检系统,实现服务器平台与无线智能手机间信息的共享与交互,能够满足巡检过程中采集数据实时回传的需求,并给出安全保障方案。
本研究分别利用分子和细胞遗传学技术分析了我国6省区的14个红花品种资源,探讨了各个红花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另外对水稻与苏丹草基因组进行比较研究并对它们的杂种后代进行了鉴定。主要结果如下:红花品种资源研究采用酶解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对3个品种的红花(库车无刺红花,安徽红花,云红3号红花)进行染色体制片。通过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库车无刺红花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公式为2n=2x=24=22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