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拥有。伴随着汽车拥有率的不断攀升,随之而来的儿童交通意外伤害的问题也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都有超过1.85万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交通安全事故,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十四岁以下儿童的第一死因[1]。造成儿童意外伤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目前汽车内的安全设备和措施都是依照成年人的身体尺寸来设计的,并不能适合于儿童的身体规格,因而并不能有效地保障儿童乘员的生命安全。实验证明,使用汽车儿童安全座椅能较大程度地降低对儿童乘员的伤害。因而,使用汽车儿童安全座椅有其必要性。汽车安全座椅是一种安装在汽车座位上的,供婴儿、幼儿或少年使用以保护其人身安全的附属设备[2]。在我国,关于儿童乘员乘车安全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全建立。另外,有很多家长缺乏或误解儿童乘车安全常识。因而,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在我国的普及率非常低,相对于欧美等国家,该行业在我国的发展严重滞后。本研究建立在感性工学的基本原理指导下,以消费者和适用人群的感性心理为设计出发点,借助设计美学、人机工程学、儿童病理学、消费心理学、产品语义学等理论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调查问卷等手段,将调查数据综合分析并逐层深入,推导出的结果作为产品设计的立足点,系统地分析出幼儿型汽车安全座椅的形态设计,探寻出较为切合满足幼儿生理和心理诉求的设计方案。本文首先分析了儿童交通意外伤害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的研究现状,确立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接着介绍了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基本的分类,在此基础上,概述了幼儿型汽车安全座椅形态的特点和结构。然后阐述了感性工学的基本概念、国内外发展状况、程序和方法。最后运用感性工学中的定性式逐层推论法来指导幼儿型汽车安全座椅的设计,设计方案围绕“关爱”这一设计主题,尝试从安全性、形态完整性、现代美学原则和功能性四个方面入手,从产品的结构、色彩、肌理等方面加以分析,希望探索出较为可行的幼儿型汽车安全座椅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