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高强混凝土核心柱轴心受压性能理论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wy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发展,钢骨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钢骨混凝土柱的一种—钢管高强混凝土核心柱,由于核心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约束作用较普通钢骨强,因而较普通的钢骨混凝土柱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在高层、超高层建筑中应用前景良好。但目前国内外对钢管高强混凝土核心柱的研究较少且不系统,给这种核心柱构件的工程设计带来不便,不利于这种构件的应用和发展。 本文第一部分首先总结了目前配有圆钢管的钢管混凝土核心柱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之后收集试验数据,提出核心柱轴心受压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将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良好,表明本文提出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本文第二部分对核心柱试件的轴心受压力学性能和小偏心受压力学性能进行了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探讨了核心柱轴心受压和小偏心受压正截面极限承载力随含钢率、体积配箍率和钢筋直径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得出,无论是轴心受压还是小偏心受压:(1)钢管高强混凝土核心柱比普通钢管混凝土柱具有更好的延性和承载能力,核心柱外围钢筋混凝土对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的贡献较大。(2)在钢管外径等其他属性相同的情况下,屈服荷载与极限荷载随含钢率的增大而增大,但含钢率的变化给柱顶最大位移带来的变化不具有规律性。(3)在含钢率等其他属性相同的情况下,屈服荷载与极限荷载随配箍率的增大而增大,箍筋的约束对延缓外围混凝土的破坏起到了很大作用。(4)在含钢率、配箍率等其他属性相同的情况下,屈服荷载随着钢筋直径的增大而增大,但钢筋直径的改变对极限荷载和柱的延性的改变不具有规律性。(5)核心柱破坏时,保护层混凝土和外包混凝土最先达到轴心抗压强度,其次是核心混凝土,钢管最后破坏。
其他文献
隅撑支撑钢框架是一种新型的耗能抗震结构形式,它是利用隅撑的塑性变形进行耗能。在弹性阶段,隅撑支撑使结构具有较大的侧向刚度,能够满足高层钢结构的侧移要求;在罕遇地震时,由于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系按一定规则放置埋入式内模后,经现场浇筑混凝土而在楼板中形成空腔的楼盖。内模作为非抽芯成孔物,主要起到规范成孔形状的作用,不参与结构受力,却改善了
近年来,大量无可争辩的震害事实证明,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具有普遍性,特别是大跨度结构所受到的竖向地震作用更大。巨型钢框架悬挂结构体系作为一种新兴的大跨度结构体系,受到的竖
低能强夯与真空降水联合加固技术综合了强夯与真空降水两种施工技术的特点。它是将强夯法靠动力振动加密和真空降水通过抽真空和降低地下水位使得土体得以固结的加固机理进行
大型冶金建设项目具有规模大独立性强、工程结构与施工技术复杂、建设协作单位多、施工周期长等特点,其过程管理的水平将会严重影响项目的质量以及本企业的产品尽早地投产。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是通过剪力连接件将型钢梁与钢筋混凝土板组合而共同工作的一种新型梁,这种结构能够充分利用混凝土所具有的优越的抗压性能和钢材所具有的优越的抗拉性能,从
非饱和黄土作为一种特殊的土其力学性质及本构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土力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由于非饱和黄土大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每年大地的蒸发量大于降雨量,这就使得
地下空间利用是二十一世纪被得到极大关注的空间利用形态。在工业化以来的近两百年中,人类的物质生产能力得到了空前提高,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为地球的环境资源造成的不
生命线工程系统是指维系现代城市功能和区域经济功能的基础性工程设施系统。它包括电力系统、交通系统、城市供水、供热、供燃气系统。现代城市迅速发展,对生命线系统的依赖性
由于桩基础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良好的稳定性,设计理论与施工工艺成熟及适用性强等特点,而且更容易运输和安装,其在多年冻土区的桥梁结构广泛使用。但在多年冻土区,桩基周围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