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汇率问题一直是各国关注的焦点,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贸易往来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自从2005年7月以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的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改革步伐逐渐加快。但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和随之产生的欧债危机给世界经济蒙上了一层阴影,并且这场始于希腊波及欧洲多国的债务危机使欧元区的内在弊端暴露无遗,引发了人们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和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反思。本文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展开。
本文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适用性为主线,首先回顾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并利用修正后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以及实证分析评价现行制度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之后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和欧元区实践对欧债危机内在原因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其对东亚货币合作的启示,接下来分析了当前实施浮动汇率制度的局限性、改革方向及发展前景,最后通过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研究了汇率水平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现有汇率制度是基本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但财政政策的效果不及货币政策,需要进一步改革,就具体的改革思路而言,我国可以同几个政治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国家先建立小范围的通货区,认真总结这个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并在其指导下逐渐实现国际化,研究认为这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并走向国际化的最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