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个人贷款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个人不良贷款的产生和存在是银行正常经营中难以回避的问题。商业银行正面临着个人不良贷款额和个人不良贷款率的双高局面,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不良贷款规模的在持续扩大。然而,我国商业银行在处置不良资产方面存在一定的法律障碍例如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现行的法律法规对商业银行处置个人不良资产有所限制,阻碍了商业银行顺利处置个人不良资产的步伐。在学术界,无论是在其处置方式上还是法律制度方面都主要集中于不良贷款的处置的中上游部分,比如,成立特殊处置机构(即我国的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及此类机构的运营问题、特殊处置机构如何转让不良贷款、世界其他先进国家处理不良资产的经验教训、债转股等等,在涉及不良贷款的现实处置时,大多部分也就仅关于对如何处置企业不良贷款进行研究,鲜有对不良资产债务人主体进行细分,并针对如何处置个人不良贷款进行相关的探讨。为数不多的研究文章中,也几乎是集中于个人住房不良贷款的研究,提出的相关建议主要集中在保全、诉讼环节。因此对商业银行处置个人不良贷款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大势所趋。本论文以处置个人不良贷款为切入点,在第一章节,对文章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分类方法进行梳理、总结,通过对银监会、商业银行年报等公布的数据进行统计,总结出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个人不良贷款的现状,以及根据结合当前国内经济形势以及我国不良资产形成的历史原因、背景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的特别之处,并对当前商业银行处置个人不良贷款的途径予以研判;第二章节主要针对现有处置个人不良贷款的相关法律政策进行梳理与研究,提出目前商业银行处置个人不良贷款存在的法律障碍;第三章节选取国外对我国有值得借鉴意义的做法予以研究;第四章节根据我国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现实情况以及法律障碍,对如何突破现有法律框架、进行处置方式创新提出相关法律建议,以期对商业银行处置个人不良贷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