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促进了观念的转变,形成了全民经商的势头。宋人的经商范围不仅局限于国内,他们还越过边界、泛海远洋积极地参与对外贸易,民间的对外贸易有着长足的发展。本文具体探讨了宋与辽、夏、金北方少数民族间的陆路民间对外贸易,和东南沿海地区的海路民间对外贸易,并且将陆路民间对外贸易和海路民间对外易进行了比较。民间贸易是与官方贸易相对而言的,是非官方的对外贸易。从事民间贸易的主体是以个人身份参与的,不代表官方行为。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和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对外贸易不同于国际贸易,对外贸易是以一个国家为主体的,国际贸易是以整个世界为主体的。本文主要是以宋朝为主体进行论述,研究宋朝与北方的辽、夏、金少数民族间的陆路民间对外贸易和东南沿海的民间海外贸易行为,因此属于对外贸易范畴。民间对外贸易既包括陆路对外贸易,也包括海路对外贸易。由于各地区间的自然资源、生产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往往一个地区在生产某种产品上有相对优势,因此不同使用价值商品之间的交换是不可避免的。宋朝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但未完成真正的统一,北方领土始终在少数民族辽、夏、金的统治下。因此本文将两宋时期的民间对外贸易划分为两部分进行论述,一部分是宋与辽、夏、金间的陆路民间对外贸易,另一部分是宋代东南沿海地区的海路民间对外贸易。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法进行论证,还借鉴了现代对外贸易的有关理论。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宋与辽、夏、金间的陆路民间对外贸易。这部分根据宋辽、宋夏、宋金陆路民间对外贸易的不同特点,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宋与辽、夏、金间的陆路民间对外贸易。主要考察了民间走私贸易的区域、物品和参与者,以及统治者对民间走私贸易不同程度的处罚。政治上的分裂不能割断各个政权间的民间经济交流。官方榷场贸易的局限性促进了民间走私贸易的盛行,民间走私贸易的高额利润也是宋与辽、夏、金间民间走私贸易长盛不衰的原因。第二部分,宋代海路民间对外贸易。这部分以宋朝自身为主体,通过对宋朝海路民间对外贸易繁荣发展的原因、政府鼓励民间海商泛海贸易的措施进行分析。由于市舶之利甚厚,政府通过设置市舶司妄图控制海外贸易,但泛海贸易程序复杂,艰辛危险,政府一般不亲自参与,而是利用各种措施激发民间海商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从事泛海贸易。文章还考察了海路民间对外贸易的区域和物品,以及海商的不同身份和他们的经营方式,海商的冒险精神和经济思维。第三部分,从贸易的合法性、物品和贸易的参与者等角度,将宋与辽夏金之间的陆路民间对外贸易与东南沿海的海路民间对外贸易进行对比。由于政府对两种贸易方式的不同态度,参与贸易的地区间经济文化水平的差异,宋人经济观念的转变和求富的心态等因素,使得两种贸易之间既存在一致的地方也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