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校外协同机制构建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levy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以职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类型,其目的是帮助学生习得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须的技能和知识,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密切联系。高等职业院校的成功创办和运行离不开学校、政府、行业及企业等相关要素的支持,离不开各要素之间“协同育人”机制的有效运作。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政府的引导下高职教育已经形成了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如:订单式培养和现代学徒制。高职院校与社会各方的密切联系和对接培养,使高职院校在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但是,当下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仍存有不少问题。如:怎样改变高职教育基础薄弱、政府行为缺失、行业指导缺少和企业主体地位难以确立的问题;学校与社会各主体之间怎样创造合作育人的长期互动环境;创建什么样的协同动力机制,如运用利益驱动机制、调控评价机制、经费投入机制、政策保障机制等来调动协同参与者的积极性,以打破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不相符的尴尬局面等等。倘若这些体制性障碍,特别是“协同育人”机制方面得不到实质性的突破,那么我国的高职教育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本课题主要依据协同论、系统论和整合论等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访谈法研究方法,对国内外高校对学生协同培养模式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总结高等教育校政协同、校企协同、校校协同、校所协同培养的经验与成效,为构建协同培养模式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借鉴,同时,深入办学实际,对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及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四所国内职业院校进行案例剖析,与部分学校负责人进行现场访谈和交流,依据记录提纲分别对校政协同、校行协同、校企协同、校校协同等校外协同培养模式的成效和不足进行归纳总结,为校外协同机制的构建提供实践依据。高职院校校外协同机制中多方“协同育人”的特点是“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推进、多方协同”,合理利用各方优势、平衡各方利益,以培养更高质量的专业型人才。概括的来讲,政府主导是指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实施宏观指导,为各方协同搭建平台;行业指导是指行业参与学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标准,为学校专业发展指明趋势;企业参与是指企业明确某一专业设置、参与课程开发、共建实训基地等;学校推进是指发挥自身在教学资源、优秀师资、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优势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协同育人”;多方协同是指在整个地区经济大环境下,调动上述各方优势力量共同参与高职院校校外人才协同培养,共享人才资源。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从微观层面看,它是一个“教育系统”,需要遵循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宏观层面看,它又是一个“社会系统”,需要政府、行业、企业的多方配合和统筹。因此,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校外协同机制的构建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各方协同利益目标、文化环境、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需要各相关主体发挥各自的作用,建成一个协同的育人生态系统。
其他文献
胰腺炎是非常严重的疾病,不同类型的胰腺炎,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也不同,常与其他疾病混淆。现将不同类型胰腺炎介绍如下,以提高对各型胰腺炎的认识及影像诊断水平。
阿连壁1891年译本以叙事诗形式对《诗经》的抒情诗特质进行创造性转换,将19世纪《诗经》英译的叙事化倾向发展到极致。在主题上,阿连壁抽空了《诗经》所蕴含的礼乐文化精髓,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虽然采集了全线机电及弱电系统的大量生产数据,但在数据应用方面一直有所欠缺。本文以地铁运营需求为导向,提出了若干有关数据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方案
中国辞书事业突飞猛进,出版状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型辞书的修订对于维护品牌地位,发挥大型辞书的学术优势,推动新世纪辞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辞源》为例,从修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进步,高层建筑数量数年增多,深基坑支护技术也是被广泛的应用到建筑工程之中,使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岩土工程也在不断的
六月流火,"情境领导"之父保罗·赫塞博士再度来华布道。让我们聆听一位老骥伏枥的管理大师,感悟一个长盛不衰的管理学说。
<正> 前言勾兑和调味是酿酒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谓勾兑,就是把基本性质相近,而其中所含微量成份有差异的基酒互相混合,使酒中各成份的含量与比例得到平衡与协调;而
VxWorks操作系统下的多媒体库WindML为绘图程序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文章提出了利用WindML实现简易电子海图的绘制方法,并给出了VxWorks系统中电子海图与雷达视频叠加
现代韩国虽然一开始就是以民主体制为基本的政治框架,但实际上长期实行“行政上位的行政与政治一体化”的体制有很强的独裁色彩,其主要原因是:总统通过执政党在议会中所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