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固体垃圾的排放、管理及政策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owdp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农村生活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建设“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和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严峻挑战。相对城市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防治而言,农村环保工作起步晚、基础弱。目前国内甚至都没有全国及分区农村生活固体垃圾的排放量及排放结构的统计资料,现有相关资料主要是学者基于小规模调研或示范工程收集得到的。目前对影响垃圾排放的因素尤其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关系更是缺乏深入的定量研究。另外,对于我国农村生活固体垃圾管理现状和管理模式的研究非常缺乏。那么,农村生活固体垃圾的排放量究竟有多大?有何排放特征?处理现状怎么样?哪些因素决定垃圾处理服务的提供?农村生活固体垃圾有哪些管理模式?哪些因素决定管理模式的选择?各种管理模式的管理效果如何?这些问题的回答对改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全国七省123个村1281户的实地调研数据,本论文主要研究如下几个方面内容:   1)总结农村生活固体垃圾的排放量及排放特征。   2)揭示农村生活固体垃圾的处理现状,探寻影响农村生活固体垃圾处理服务提供的决定因素。   3)总结农村生活固体垃圾的管理模式,探寻影响农村生活固体垃圾管理模式选择的决定因素。   4)评估农村生活固体垃圾各种管理模式的管理效果。   本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2010年我国农村生活固体垃圾人均日排放量为0.95公斤,约为城镇人均排放水平的80%。   (2)在农村生活固体垃圾排放结构中占最大比例的是可回收再利用废品类垃圾,所占比例为40.6%,而有机物或可堆肥类垃圾和惰性类垃圾分别占38.5%和20.9%。   (3)农村生活固体垃圾人均日排放量与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问存在着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   (4)政策措施对我国农村生活固体垃圾处理服务的提供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5)我国农村生活固体垃圾管理模式可分类为村领导管理模式、乡镇及以上政府管理模式、保洁公司管理模式和承包给个人管理模式四种。   (6)采用各种管理模式都能显著提高农村生活固体垃圾的管理水平,但这种促进作用必须以拥有公共垃圾收集设施为前提。各种管理模式管理效果有较大差别,其中承包给个人管理模式的管理效果最好。
其他文献
自1984年的第二共和国时期以来,几内亚一直面临着如何实现稻米生产自给自足的问题。目前,几内亚人口超过1030万,如何找到一个实现稻米生产自给自足的方案以养活其日益增长的人口
辽宁省集体林改自2005年3月开始启动试点,到11月全面推开,文对辽宁省北票市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查,旨在了解辽宁省集体林改情况、研究农户家庭收入变化情况以及对林改的评价
期刊
期刊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以石漠化为特征的生态环境退化严重,遥感是快速、大面积石漠化定性评价、关键指标定量提取必不可少的手段。在简述喀斯特生态地质背景复杂性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目前喀斯特石漠化信息遥感提取在遥感数据源、提取方法、、精度验证、不确定性源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石漠化遥感监测的重点研究内容。
期刊
天然橡胶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和工业原料,与石油、煤炭、钢铁并列为四大工业原料,也是四大工业原料中唯一的可再生资源。中国天然橡胶位产量居世界第五位,但消耗量却居世界第一位,中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论文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在项群理论的基础上对田径项目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根据体能主导类项目的力量、速度和耐力三个项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