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SPG的构建及表达研究

来源 :遵义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i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龋病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其中变异链球菌族细菌是其主要病原菌。主要包括变异链球菌(S.mutans)和远缘链球(S.sobrinus,又称茸毛链球菌、表兄链球菌)。粘附是变异链球菌族细菌致龋的基础,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surface protein antigen, SpaP)和葡聚糖结合蛋白(glucan-binding proteins, Gbp)是变异链球菌重要的粘附毒力因子,参与介导细菌在牙面的粘附,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够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本实验拟将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SpaP的P区和葡聚糖结合蛋白Gbp的编码基因spap-P和gbd嵌合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构建真核重组质粒pVAX1-SPG。并将重组质粒转染哺乳动物细胞观察目的蛋白的表达,为进一步的动物实验研究提供物质基础。方法:本研究共分为两个实验实验一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SPG的构建以变异链球菌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P区编码基因spap-P和葡聚糖结合蛋白GbpA的GBD编码基因gbd,分别将目的基因spap-P和曲d定向克隆到真核载体pVAX1中,构建重组质粒pVAX1-SP、pVAX1-GG。经KpnⅠ和EcoRⅠ双酶切验证目的基因定向插入真核载体pVAX1后,重新设计引物,将基因spap-P的和gbd嵌合到真核载体pVAX1中,构建重组质粒pVAX1-SPG,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实验二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SPG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将重组质粒pVAX1-SPG通过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至真核细胞293T中,SABC法检测重组质粒pVAX1-SPG能否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目的蛋白。结果:(1)经PCR扩增出1.2kb的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P区编码基因spap-P和1.18kb的葡聚糖结合蛋白GbpA的GBD编码基因gbd;重组质粒pVAX1-SP经KpnⅠ、EcoRⅠ双酶切后电泳可见3.0kb和1.2kb两条带,重组质粒pVAX1-GG经KpnⅠ、EcoRⅠ双酶切后电泳可见3.0kb和1.18kb两条带,重组质粒pVAXl-SPG经KpnⅠ、EcoRⅠ双酶切后电泳可见3.0kb和2.4kb两条带,目的片段大小与设计相符;测序验证重组质粒pVAX1-SPG中目的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9%,插入位置正确,读码框未发生改变。(2)重组质粒pVAX1-SPG转染真核细胞293T后,经SABC法检测,实验组细胞浆内有呈棕黄色的表达产物,而对照组细胞浆内无着色。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有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表面SpaP的P区编码基因spap-P和葡聚糖结合蛋白的GBD编码基因gbd的真核质粒pVAX1-SPG,重组表达质粒转染真核细胞293T后,能够正确表达目的蛋白。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3-5岁维、汉儿童的龋病患病状况,了解其发病的相关因素,探讨新疆乌鲁木齐市两民族儿童乳牙患龋率和口腔卫生行为方面的差异,为乌鲁木齐市两民族儿童乳牙龋病
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是人们议论最多的电视节目之一,虽然一年只有一次,而近些年,又成了非议最多电视节目之一。这情况,今年的春节晚会体现的特别明显。据多家媒体报道,今
期刊
期刊
目的:在髓腔开放配合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法建立混合菌初次感染大鼠慢性根尖周炎模型基础上采用粪肠球菌(Enterococus faecalis,E.faecalis)二次感染的方法,构建E.
期刊
期刊
在美国的小型采矿业虽然有过长时期的衰退,但最近有不少小型金、银矿山却出现了自然的采矿高潮.这应归功于一项技术的发展,称之谓“堆浸”.这项工艺的实际意义是和采矿一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