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一种常见室上性心律紊乱,因为其有害的并发症主张对Af进行积极的治疗。目前Af的治疗仍以内科治疗为主,主要是控制心室率,减轻症状,纠正心功能不全,同时预防血栓形成。鉴于Af的发病基础复杂,大多有较广泛的心脏电生理及解剖学重塑,多数病例内科治疗效果欠佳,难以获得满意的心律转复,或转复后不能长久的维持窦性心律。 Cox等人在环型激动学说的基础上,发现心电折返波在心房内的不同解剖部位有着不同的分布位置,心房内同时存在有较大的解剖不连续区域,如右心房的上,下腔静脉开口,左心房的肺静脉开口,以及房室瓣的开口,左心耳(Left atrial appendage,LAA),右心耳(Right atrial appendage,RAA)的根部等心电的非传导区域,心电冲动可围绕这些部位形成折返回路。也有些折返回路与上述的解剖不连续区域无关,而发生在功能性的传导阻滞区,如界嵴分布的区域。他认为如果破坏这些部位的完整性,便有可能中止折返,消除Af。在这基础上,Cox于1991年提出迷宫手术(Maze procedure,MP)。 经过10多年临床实践,世界心胸外科界认为Cox提出的MP治疗Af效果好,但MP的主动脉阻断(Aortic cross clamp,ACC),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ePB)时间均较长,手术切口多,步骤繁杂,技巧要求较高,对窦房结(sinus node,SN)的功能有一定的影响,术后潜在出血的危险因素多,而且因为肺静脉区域被完全隔离,在左心房收缩时成为一个不运动或者矛盾运动的区域,有引起附壁血栓的危险。有资料表明这区域占左心房的面积的29%,重量的33%。因此迷宫手术不能使术后心房完全恢复运动。 针对这一缺陷,Takashi Nitta基于Cox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有别于Mp的放射状切口手术(Radial Ineision Approaeh,RIA)来治疗Af。RIA手术是由SN向房室结的周边区域做几个切口,SN冲动可以沿这些切口传导,激动心肌,又不互相干扰,同时激动的时间也一致,不至于引起心房各个部分收缩的不一致。Takashi Nitte经过实践发现RIA术后患者的左心房功能明显比MP好,右心房则无差别,对Af的纠正效果类似MP。Tskashi Nitta认为RIA完全能替代MP。 我们对南方医院胸心血管外科在2001年10月~2002年6月的9例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e heart disease,RHD)伴Af进行二尖瓣置换(Mitral valve replaee,MvR)的同时采用RIA治疗Af的病例,同期的12例RHD伴Af未行AF纠正的单纯MVR手术的病例,及1 997年一2001年的10例RHD伴Af进行MVR的同时采用MP治疗Af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三组病例均由同一手术组及体外循环组完·成。回顾总结对比下列资料:胸比率V If波,3组病例的术前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Af病史,术前心,运动前后心率,肺动脉压(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队P),左心房直径,左心室射血分数(Ej ection fraetion,EF)。2、3组病例术中的资料,如:ACC,CPB时间。 3、3组病例术后的资料,如:术后24小时胸腔引流液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一周,一月窦性心律维持率及术后一月A波,左心室EF值大小,及长期心电图(Eleetroeardiogram,ECG)的P波的变化。 统计方法:计数资料均用校正的x’检验作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用均数士标准差(X士S)表示,t检验作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P值代表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果: 1、术前病人的资料:表一:三组病例的一般资料例数年龄 (岁)性别Af病史‘运动前心率运动后心率(次/分)RIAg41.7士13.4121士19换瓣MP43.3士14.2(年)8 .5土810士8 .6(次/分) 91士1285士16115士2844一3士1 3.7男5女4男5女7男3女79 .2士7 .5 87士19125士32,自0口.二门且 R认组有明确Af病程时间史7例,2例始发时间不详;单纯换瓣组有明确Af病程时间史9例,3例始发时间不详;MP组有明确Af病程时间史6例,4例始发时间不详.表二:三组病例的术前检查资料。术前心胸比率EF值(%)PAP(%)(mmHg)V:f波(mV)左心房直径(em)RIA 0.63士0.1259士1063士170 .21士0.136 .4士1 .5换瓣0.69士0.1558士1165士200 .19士0.156 .4士1 .6MP0 .66士0.1257士1258士180 .17士0 .146 .5士1 .3 三组病例在年龄,运动前心率,运动后心率,PAP,术前心胸比率,Vlf波大小及左心房直径,左心室EF值进行两两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病例运动前后心率变化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一例病人运动后心率增加明显,说明病人sN功能良好。说明三组病例在病情轻重程度基本相同,三组病人的资料具有可比性。2、三组病例的术中资料:表三:三组病例术中的监测结果:体外循环时间(分)主动脉阻断时间(分)RIA181士35△☆换瓣MP1 16士231 95士42城☆1 11土21△☆65士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