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上消化道异物是临床常见急症,目前治疗包括内镜下取出和外科手术等方式,而外科处理创伤大,因而内镜下取出是最常规手段。然而对于形状大及不规则的异物,尤其是嵌顿于胸段食管的锐利异物,穿孔较深可导致纵隔感染和主动脉食管瘘等严重并发症。研究发明一种新型的内镜扩张球囊,观察分析胃镜联合内镜扩张球囊取出上消化道异物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评价内镜扩张球囊的内镜下治疗效果,为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中心或手术室的10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的治疗资料,所有患者常规方法未能取出或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异物距离大血管较近,直接取出风险极大。包括颈段食管异物5例,胸段食管异物3例,胃结石2例。签署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编制的生物医学研究知情同意书。必要时完善增强CT和或CTA检查评估异物与食管壁周围血管关系。将内镜扩张球囊固定在胃镜前端,在体外测试注气和球囊扩张直径大小后,胃镜带着内镜扩张球囊进入食管或胃腔。对于食管异物,扩张食管管腔后使异物游离管壁,调整异物方向,使之平行于食管管腔,顺利取出;对于胃内异物,通过取石网篮圈套异物后,扩张食管管腔方便异物通过狭窄段。取出过程中密切观察出血及患者的疼痛情况等。总结操作成功率、异物取出所用时间、视野清晰度、黏膜损伤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10例患者中,1例胃结石排入小肠出现肠梗阻,行外科手术取出;9例顺利完成胃镜联合内镜扩张球囊取出上消化道异物,成功率100%(9/9),取出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5例颈段食管异物患者,取出后门诊随访均无不适;3例胸段食管异物患者,1例位于左侧锁骨下动脉附近(约5.0mm),局部麻醉下取出;1例位于主动脉弓附近(约3.5mm),静脉麻醉下取出;1例位于主动脉弓附近(约1.9mm),在气管插管下,术前主动脉造影确认造影剂无外漏,保留导管,顺利取出异物,重复造影无外溢,术后常规禁食、抑酸、抗感染等处理好转出院。2例胃结石患者,一例胃癌Billroth Ⅰ术,保守治疗1周后通过取石网篮圈顺利取出一胃结石(约3.0*4.0cm),当晚进食半流质无明显不适;1例胃溃疡行Billroth Ⅰ术合并吻合口溃疡,保守治疗后患者腹痛腹胀进一步加重,再次进镜未见明显胃结石残留,腹部CT检查提示近段小肠扩张,后转至外科手术取出一胃结石(约3.0×7.0 cm),术后常规抗感染、抑酸、补液对症治疗后,1周后痊愈出院。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月均无明显不适。结论内镜扩张球囊辅助胃镜取出上消化道异物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尤其对于常规方法无法取出的异物,避免了直接取出时的二次损伤。其操作简单、实用、并发症少,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