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温菌混合浸出黄铜矿过程中群落结构变化及矿物表面硫形态转化的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tta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比较了三种典型铁/硫代谢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及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s在30℃、起始pH 1.8、矿浆浓度4%条件下,单独/混合浸出黄铜矿过程中细菌铁/硫氧化情况及浸出情况。通过RFLP法研究了元素硫对黄铜矿浸出及群落结构的影响,综合利用XRD、硫的K边)CANES等分析手段比较分析了三种细菌单独/混合浸出黄铜矿过程中矿物组成成分变化和矿物表面硫的形态转化。结果如下:(1)单一及混合菌浸出黄铜矿的比较分析A. thiooxidans及L. ferriphilum浸出黄铜矿时生长和浸出现象不明显,A. ferrooxidans浸出后期出现较为严重的钝化现象,浸出率为59%,混合菌浸出黄铜矿时,浸出体系中细菌浓度、Fe3+浓度最高,浸出率为67%,明显较单菌浸出时高。另外,混合菌浸出黄铜矿时浸出体系pH最低、硫氧化能力最高。(2)混合菌浸出黄铜矿过程中群落结构变化及元素硫对其的影响混合菌浸出前期,体系中主要以A. ferrooxidans为优势菌,细菌浸出黄铜矿初期酸浸、细菌的铁氧化提供的Fe3+浸出为黄铜矿的主要浸出作用。浸矿过程后期,A. thiooxidans菌均显著增加,其原因可能是大量铁离子沉降为黄钾铁矾等钝化层物质,从而使得A.ferrooxidans、L. ferriphilum的铁氧化底物减少,最终影响其生长。同时也说明A. thiooxidans菌可能在抑制钝化层生成及消解钝化层,从而促进黄铜矿继续浸出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添加S0后,改变了浸矿体系的群落结构。促进了硫氧化细菌的生长,硫氧化细菌优先利用S0,产生的酸抑制了黄钾铁矾的生成。适量的元素硫使浸矿体系中保持高浓度Fe3+,促进了黄铜矿的溶出。过量的元素硫使pH低于1.0,细菌铁氧化能力减弱,矿物浸出受到抑制。(3)三种典型能量代谢菌浸出黄铜矿过程中矿物表面硫形态转化的研究混合菌浸出时,体系的硫/铁氧化活性较单菌浸出有明显提高,硫的K边XANES分析结果表明,黄钾铁矾会在实验中逐渐累积,是钝化作用的主要因素,而元素硫的产量呈逐步下降趋势。A.thiooxidans、L. ferriphilum的存在增加了体系的硫氧化活性,从而使得pH降低,有效的抑制了黄钾铁矾的生成,同时更为有效的消解矿物表面积累的元素硫层,使铜浸出率明显提高。黄铜矿的生物溶出实验存在最适的氧化还原电位值540mV,更高的电位会抑制黄铜矿的溶出,这与黄铜矿二步溶出模型相一致。黄铜矿的硫的K边XANES谱拟合结果显示在浸出初期,电位较低时浸出体系中会有辉铜矿产生,这可能是低电位条件下黄铜矿浸出速率较高的原因之一。另外,混合菌浸出时,辉铜矿的生成量明显较单一细菌浸出时高,这可能是混合菌浸出效率提高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更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初中生的整体语文水平不仅对其初中学习成绩有非常大的作用和影响,而且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整体语文水平的目的,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语文教师要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发散学生的思维,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情境导入方法,培养学生兴趣,加强交往教育,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提
开发高性能的空气电极催化剂可提高电化学性能并降低电池成本,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论文主要从合成高比表面积的超细纳米粒子以及特殊晶面暴露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着手以提
磷(Pi)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磷缺乏抑制作物地上部的生长并导致作物产量的急剧下降。之前有研究表明,植物地上部生长受到限制并不是由于地上部磷水平低下所造成的直接结果,而是一系列磷饥饿相关基因受到磷缺乏胁迫后引发的广泛的基因转录调控的结果。我们最近的研究表明,酵母PHO80在水稻中的的同源基因OsCYCP1;1负调控磷饥饿信号。在这里,进一
摘要:全钒液流电池具有能量与容量独立、响应速度快、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等优势,在大规模储能系统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电解液作为离子导体与活性物质的储存介质,是电池体系的核心。本文以全钒液流电池负极电解液为研究对象,通过选择合适的添加剂改善负极电解液的稳定性及电化学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通过测定负极电解液的稳定性、紫外可见光光谱、粘度与循环伏安曲线,考察温度、硫酸浓度等因素对电解液性能的影响。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