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滨藜多型性种子萌发及苗期抗盐性分析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x_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世界上的土壤盐渍化程度仍在不断增加,我国也有大面积的盐碱地,约为9913×10~4 hm2,而利用栽种盐生植物逐渐缓解盐碱地成为一种很好的生物学方式。中亚滨藜(Atriplex centralasiatica Iljin)是苋科(原为藜科,现归类到苋科)藜亚科滨藜属的泌盐型植物,属于I类盐生植物,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一年生草本经济盐生植物之一。种子多型性是许多一年生植物面对不良环境而发育出来的一种特殊的繁殖策略,中亚滨藜根据其分散单位类型和种皮颜色分为4种多型性种子,我们把它们称为平棕、平黑、刺棕、刺黑。本文以中亚滨藜为材料,研究中亚滨藜多型性种子在NaCl处理下的萌发特性及其影响萌发因素、幼苗阶段抗盐性、光合能力的差异及生理机制、结实特征和生殖分配等方面,深层次的了解中亚滨藜多型性种子抗盐性的差异,也为深入探究中亚滨藜对盐生生境的适应对策及盐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有效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具体结果如下:1.中亚滨藜多型性种子大小、比例及形态特征差异分析中亚滨藜种子的小苞片有平刺2种类型,种皮颜色有棕黑2种颜色,即中亚滨藜多型性种子分为平棕、平黑、刺棕、刺黑4种类型。同种颜色种子的大小、重量没有明显的差别,种皮为棕色和种皮为黑色的种子的形态结构有些差异:棕种子的种皮相对较薄一些,柔软,没有光泽,而且比黑种子大;黑种子的种皮较坚硬,比棕种子的厚,有光泽。从种子的数量比例来看,扁平苞片里大多是棕种子,而带刺苞片里大部分是黑种子。中亚滨藜棕种子的百粒重比黑种子的大,可能是棕种子较大的缘故。2.萌发期不同处理对中亚滨藜多型性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中亚滨藜多型性种子发芽情况的影响,通过结果可得,随着处理的NaCl浓度的不断增加,中亚滨藜4种类型种子的发芽状况都越来越差,对照处理下即没有NaCl处理时种子的萌发状况最好,几乎都萌发,这说明了中亚滨藜多型性种子的萌发受NaCl胁迫的影响较大。去苞片处理的种子萌发状况明显比不去苞片处理好,说明除了NaCl胁迫能遏制种子的萌发外,中亚滨藜的不同分散单位即两种类型的苞片也会抑制种子的萌发,尤其是内含黑种子的苞片抑制作用更强,但是小苞片内究竟有什么抑制萌发的物质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探究。中亚滨藜4种类型的种子在萌发期,同种颜色种子的发芽状况没有显著差异,棕种子与黑种子相比,棕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都比黑种子好,如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且棕种子比黑种子早萌发。3.苗期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中亚滨藜多型性种子幼苗生长的影响本部分实验主要研究了NaCl对中亚滨藜4种植株苗期生长情况的影响,同种颜色种子长成植株的生长情况以及各方面指标无显著差异。4种植株都是在200 mM NaCl处理时长势最好,400 mM NaCl处理时长势最差,说明低盐处理可以促进幼苗的生长而高盐则会抑制。中亚滨藜幼苗的株高和干鲜重都是随处理NaCl浓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同种浓度NaCl处理下棕种子幼苗的生物量要比黑种子幼苗大,这与棕种子大且萌发快也有关。中亚滨藜叶片上盐囊泡的数量和体积都与处理的NaCl浓度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有关光合能力方面的指标都是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向,棕色种子生长幼苗的光合能力比黑色种子生长的幼苗略高一些。中亚滨藜4种幼苗叶片的K~+/Na~+比都与处理的NaCl浓度呈负相关关系,棕色种子生长幼苗叶片的K~+含量比黑种子生长的幼苗高,而Na~+含量则低于黑色种子幼苗。4种类型植株的叶绿素含量、SOD酶活、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是在200 mM NaCl处理时得到的值最大,400 mM NaCl处理时明显减小,细胞膜透性和叶片MDA含量都是随NaCl浓度升高而增大,膜受伤害程度也随盐胁迫增大而增加。结果表明,棕色种子生长的幼苗耐盐性稍高于黑色种子生长的幼苗,4种幼苗生长的最适NaCl浓度均为200 mM,400 mM NaCl处理时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4.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中亚滨藜多型性种子生殖生长的影响研究了不同NaCl浓度对中亚滨藜4种植株的生殖分配、整株的种子数、分枝数和节点数以及一级分枝和二级分枝上的平刺苞片种子数、果实和种子的分布情况的影响,结果显示NaCl能够使中亚滨藜的生殖分配显著增加,并且提高整株的种子数量和各级分枝每个节点上的种子数。随着处理的NaCl浓度的升高中亚滨藜二级分枝的数目会明显减少,一级分枝数目没有明显变化,由此把更多的资源调配给一级分枝,使其产生更多的果实和种子繁殖后代,植株的各级分枝、各个节点上的平刺苞片种子数、棕黑种子数目也明显增加。实验中植株的扁平苞片种子数显著高于带刺苞片种子数,棕色种子数也明显高于黑色种子数。这种结实格局和生殖分配策略有利于中亚滨藜更好的在各种不良生境中成功定居,可以提高中亚滨藜在盐渍环境下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其他文献
文字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各行各业都广泛存在。随着互联网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都迫切需要对字符完成自动化地识别。本文选取其中两个典型场景:电子制造行业中电子芯片英文字母与数字识别以及中国象棋机器人中象棋棋子汉字识别进行研究,为字符识别的全场景全种类识别算法进行探索。针对芯片的英文字母和数字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像素差分的模板匹配识别方法;针对象棋棋子汉字字符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轮廓与骨
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和热稳定性及良好的耐蚀性,在航空航天领域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主要针对α及α+β基体的钛基复合材料进行研究,很少涉及β基体的复合材料。本文以β钛合金Ti-32Nb-2Zr-2.8Mo为基体,探索了TiC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新型制备工艺及其组织与性能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探索了复合材料制备的新工艺。以纳米金刚石为碳源,通过高能球磨混粉、SPS烧结和
针对折流式超重力床(RZB)功耗过高的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整体旋转折流式超重力床(n RZB)。首先,采用乙醇-水物系进行了传质实验研究,考察了气相动能因子(F因子)及转速对n RZB传质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如何面对传统能源的枯竭和全球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迫在眉睫的严峻问题。毫无疑问,人类对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的需求日趋急迫。迄今为止,在众
在最近几年中,各国十分重视精细化工流程控制系统的研究并把其作为调整化工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效举措。但我国由于起步缓慢,即使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整体水平还是偏低,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所以对精细化工流程控制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某精细化工公司的某精细化工品生产车间中多个生产线为背景。在深入分析其生产工艺与设备工艺后,首先对PLC与PC端之间的通信进行了研究,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器件向着高温、高频、高功率密度方向发展,电子器件对散热要求越来越高。金刚石/铝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热物理性能,成为新一代理想的电子封装材料。本文采用盐浴法在金刚石表面镀钛,探究最佳镀覆工艺参数。采用气压浸渗法制备了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研究了金刚石镀钛对复合材料相对密度、热导率以及热膨胀系数的影响,同时对复合材料在干湿交替和热循环环境下性能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与裸料金刚
我国稠油资源丰富,充分开发利用稠油资源,对保障我国经济高速、平稳、有效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其胶质、沥青质含量高,在室温下粘度大、流动性差,这一因素成为制约
钙钛矿材料在晶体结构上的灵活多变性及体系内优异的物理性质在近几十年来备受关注。目前,钙钛矿材料在超导、铁电、催化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第一性
岩石裂缝为岩石受到超出自身所能承受最大受力范围时产生的一种缝隙,由产生的方式分类通常可分为“成岩裂缝”、“次生裂缝”和“构造裂缝”三种类型裂缝。其中成岩裂缝是在成岩过程中产生的裂缝,次生裂缝又称为风化裂缝由岩石在自然中受到温度、水和生物等风化产生的裂缝,构造裂缝为岩石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一种裂缝。由于在地质勘探中可以通过此类裂缝研究地质结构演化过程和对地下矿产资源进行预测,因此对此类岩石裂缝的研究是
自然界中生长的植物,经常会遭遇干旱、寒冷、盐碱等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植物在长期与环境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胁迫调节系统,蛋白磷酸化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