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尔甘草种子超低温保存方法的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ever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拉尔甘草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药用植物,具有广泛的医用价值、生态价值和工业价值。近年来,甘草资源受到严重破坏,野生资源日益枯竭,遗传多样性流失严重。因此研究甘草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对野生甘草资源的保护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用种子超低温保存种质资源是目前种质资源保存中最简便而有效的方法。本研究选用了三份不同活力的甘草种子,研究种子本身活力、解冻温度和冷冻环境对于超低温保存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超低温保存后种子在生理生化水平上的稳定性;检测了POD、EST、SOD、CAT四种酶的同工酶图谱,在表达水平上检测遗传稳定性;用30个引物对基因组DNA进行ISSR扩增检测,从分子水平上进行遗传稳定性的检测。结果表明: 1、离心管密封、快速冷冻法、-20℃低温慢速解冻的方法,可以用于超低温保存乌拉尔甘草的硬实种子。无论是发芽试验结果,生理生化稳定性(ATP,MDA,O2,POD,SOD,CAT)结果及遗传稳定性(POD,EST,SOD,CAT同工酶谱)都证明该处理下的种子活力没有降低,生理生化和遗传稳定,是保存乌拉尔甘草的硬实种子的适合方法。 2、解冻温度和冷冻环境对超低温保存都存在影响,解冻温度和解冻速度越低,越有利于种子活力的保持;与液氮隔绝的冷冻环境要比直接浸入液氮中有利于保持种子活力,两个因素中,解冻温度对冻后种子活力的影响更大。 3、种子本身活力对甘草种子超低温保存效果存在影响,这种影响的本质在于种子初始活力决定解冻后种子的修复能力强弱;同时也是说明甘草种子可以忍耐一定的超低温伤害而不影响生活力。 4、超低温可以对比较剧烈的处理中种子的POD和SOD酶表达水平上产生影响,至少证明在不合适的液氮处理方法中超低温会造成遗传物质在表达上的损伤。 5、30条ISSR引物有14条能扩增出多态性,其中引物4和28扩增出差异带,由于方法和材料的局限,本实验中尚不能对超低温是否在分子水平上造成损伤做出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在植物转基因的这一领域内,大豆是较难转化的作物之一,这是由于大豆组织培养再生困难,可重复性差,基因型之间差异大,遗传转化体系是完全根据大豆的基因型所建立的。本试验通过大豆子叶节器官发生途径的再生系统,从福建地域生态型的10个不同大豆基因型中筛选到再生频率高的一个基因型,并对影响再生频率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系统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建立了一个适于农杆菌转化的大豆子叶节高效受体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
以小铃品种(册亨大棉花)、中铃品种(新棉33B)和大铃品种(宿棉9108)3个不同铃重类型的棉花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进行水分胁迫处理,对各棉花品种在水分胁迫下植株形态指标、生
我公司目前为年设计产能21万吨丁辛醇及其配套工程.2010年正式投产,目前实际产量为丁醛35万吨/年,辛醇22万吨/年.运行10年至今,环保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是问题与实施方案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