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对黑土土壤主要物理化学性状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zjtiankong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中的氮素和碳素是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随着黑土土壤风蚀水蚀的加重和土壤肥力的下降,明确土壤碳氮关系,对提高土壤碳氮水平和推进秸秆还田的利用来提高黑土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三分法”大垄深松耕作玉米的栽培模式,施加有机肥及秸秆还田配施微生物菌剂,探索秸杆还田对黑土土壤主要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实验为七个处理:小垄处理(TR)、大垄处理(BR)、大垄配施有机肥(BO)、大垄秸秆还田(BC)、大垄秸秆还田配施纤维素分解菌(BCC)、大垄秸秆还田配施表面活性剂(BCS)和大垄秸秆还田配施纤维素分解菌和生物表面活性剂处理(BCSC)。测定指标主要包括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容重、孔隙度、比重、有机质、全氮、土壤微生物量碳、无机态氮(NO3--N、NH4+-N)、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变化,分析了大垄模式下不同处理对土壤主要物理和化学性状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大垄处理(140公分垄距)土壤容重低于小垄(65公分垄距),与大垄相比,大垄施加有机肥与大垄秸秆还田处理土壤容重降低显著:尤其是大垄秸秆还田的基础上施加表面活性剂处理和纤维素分解菌和表面活性剂混用处理,大垄秸秆还田的耕作方式更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在大垄秸秆还田的基础上,施加纤维素分解菌菌剂亦或纤维素分解菌菌剂与表面活性剂混合施用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有促进作用,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而秸秆还田单一配施表面活性剂菌剂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13.43%。土壤全氮含量在秸秆腐熟过程中相对降低。大垄处理在玉米的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对微生物量氮、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以大垄处理为对照,大垄施加有机肥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内显著的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含量。同时,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施加纤维素分解菌菌剂和表面活性剂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也达到了显著水平。各处理土壤可溶性碳含量在玉米的拔节期和灌浆期最高,且大垄秸秆还田处理明显优于对照大垄处理。但施加菌剂处理对可溶性碳含量有所影响,差异不显著。各处理土壤无机态氮含量在供试土壤中玉米的苗期和拔节期差异显著,表现为大垄与大垄秸秆还田处理显著高于其对照。在玉米的抽雄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各处理土壤无机态氮含量无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环氧树脂涂层具有优异的耐化学药品性、粘接性和力学强度,广泛应用于重防腐等领域,但由于脆性和不耐划伤性的弊端,应用寿命受到很大的限制。聚苯胺的加入能有效地增加环氧树脂涂层的耐划伤性能和防腐性能,但在高温高盐度的腐蚀环境中对涂层防腐性能的改善作用不明显。因此,采用简便有效的增韧方式来增强涂层在重腐蚀环境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制备了火山灰微粒(TMP)和玄武岩微鳞片(BMP)聚苯胺/环氧树脂涂
  啮齿类动物主要以食植物枝叶和种子为主,是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又是高级消费者的食物来源,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传递及信息传递上处于关键环节。同时,啮齿动物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有巨大发展潜力、污染较小的能源—天然气,越来越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由于天然气产地相对比较分散,与主要消费地相距较远,这就使得天然气需要用
大型超高压往复压缩机,排气压力能够达到350MPa,运行中机组对柱塞的填料密封会产生很大的周期性交变载荷。从对齐鲁石化LDPE装置的机组停车原因分析,密封失效导致的压缩机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