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寻找有效的抗肿瘤药物与方法是世界医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由于现有的化疗药物和放疗的选择性不高,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害体内正常细胞,治疗中常出现较明显的毒副反应。免疫毒素是提高治疗效果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新一代的癌症治疗方法,此疗法与传统的化疗不同,其药物能在肿瘤部位有相对较高的浓度,存留较长时间,对肿瘤靶细胞有较强的杀伤活性,而对正常细胞无作用或毒性很小。[目的]构建新型免疫毒素EGF-TCSredlk,并进行抗人胃癌细胞活性的初步测定,使用EGF-TCSredlk重组蛋白对裸鼠的肿瘤模型进行体内抑瘤实验,观察其抗肿瘤效果。[方法]利用大肠杆菌系统表达抗胃癌重组免疫毒素EGF-TCSredlk,表达产物经Ni-NTA Agrose亲和层析柱纯化并进行特异性杀伤活性检测。分别给裸鼠皮下接种人胃癌细胞,接种后第6天,尾静脉注射100、50和25μ g/kgEGF-TCSredlk进行治疗,设空白对照组,停药后第2天处死小鼠,称量瘤重,计算抑瘤率;肿瘤组织做免疫组织化学实验,从而研究其抑制肿瘤生长的途径。[结果]该新型免疫毒素以可溶性形式表达于大肠杆菌培养上清液中,并获得有效纯化,应用四甲基偶氮哗盐(MTT)法初步检测其对人胃癌细胞MGC803具有选择性杀伤活性。高、中和低剂量组的抑制率分别为75.5%、54.5%和35.4%。对治疗结束后各组平均瘤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显著性差异(Welch=82.617, P=0.000);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GF-TCSredlk可以明显的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高剂量组肿瘤组织未有可见血管,中低剂量组肿瘤组织血管明显少于模型组,其抑制肿瘤生长的途径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长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结论]已成功地制备了具有抗人胃癌细胞活性的新型免疫毒素EGF-TCSredlk,它可以有效地抑制荷瘤小鼠实体瘤的生长,预示了该免疫毒素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