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小切口与“L”形切口治疗闭合跟骨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y1987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经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和经“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6年8月石河子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闭合跟骨骨折(均为SandersⅡ、Ⅲ型)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微创组(30例)采用经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传统组(30例)采用经传统“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受伤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长、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B?hler角与Gissane角、跟骨长度及跟骨宽度的变化情况、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足部功能恢复情况按照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评估疗效。通过对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的数据进行比较,并将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60例患者均获得10~14个月随访,微创组的受伤至术前等待时间及手术时长分别为(4.37±1.12)天、(84.57±2.88)分钟,传统组的受伤至术前等待时间及手术时长分别为(7.83±1.53)天、(102.70±15.96)分钟,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微创组的B?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及宽度的数值分别由术前(13.37°±3.89°)、(100.81°±6.42°)、(50.53±2.57)毫米、(43.23±2.71)毫米变为术后的(29.27°±5.73°)、(124.75°±5.37°)、(62.87±2.16)毫米、(34.30±2.04)毫米,传统组B?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及宽度的数值分别由术前(15.03°±4.07°)、(101.64°±6.3°)、(50.23±2.13)毫米、(43.43±2.73)毫米变为术后的(27.55°±5.15°)、(122.68°±4.79°)、(62.40±1.75)毫米、(34.70±2.42)毫米;两组术后影像学资料:B?hler角、Gissane角角度及跟骨长度术后值,均较术前显著增加,宽度的术后值较术前显著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术后两组间影像学资料:B?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及宽度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切口裂开、感染、皮缘坏死等切口并发症的病例,传统组2例出现皮缘坏死,2例发生切口浅表感染,1例发生腓肠神经损伤;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足部AOFAS功能评分(包括主观单项评分)均高于传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经微创小切口内固定和经“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SandersⅡ、Ⅲ型)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2.微创小切口治疗跟骨骨折较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具有等待手术时间短,手术时长短,术后切口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跟骨骨折有效、实用的手术方式。
其他文献
对燃煤钢铁厂、玻璃厂采用干法(半干法)钙基脱硫剂对烟气进行脱硫而产生的工业废渣——脱硫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W型和B型干法烟气脱硫渣的矿物组成是以脱硫产物、残余的
针对微细切削加工技术中存在的影响加工质量和稳定性的最小切削厚度问题,建立了最小切削厚度模型,对在一定加工条件下的不同材料最小切削厚度的估值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微切削
原子弹问世后,美国率先提出了核威慑战略。不久苏联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双方运用核威慑,互相对抗,使得两极格局更加僵化。冷战时期,核威慑给国际安全带来诸多隐患。与此同时,客观上
1951年发动的对《武训传》的批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第一场全国规模的以政治为目的而进行的文化批判运动。半个多世纪之后,回顾历史,我们仍有诸多感叹。古人云:“以铜为镜
砍瓜最大独特之处是,在生长期间砍掉一块后可继续生长,可随意砍来做菜、做汤,吃多少砍多少,天天吃鲜瓜,该瓜长圆柱形,瓜色先油绿后黄色,长度一般100c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