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逐渐在传统的金融业务上得到体现,从而产生一种新型的业务模式,即互联网金融。而第三方支付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市场交易、金融服务等领域发挥出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尤其是在近年,随着支付牌照的发放,更是使第三方支付得到快速发展。然而发展的背后,由于诸多复杂因素如法律法规不健全、网络环境不确定等的存在,使得第三方支付的运作总是伴随着诸多风险,从而如何对其风险进行分析评价进而采取控制措施以使风险降到最低就显得尤为重要。按照风险管理的思路,首先是找出其风险所在并加以分析评价,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风险控制措施,才能保证风险控制的切实有效性,从而使互联网金融下的第三方支付持续发展下去。纵观以往的研究成果,大都是从互联网金融或第三方支付两个方面各自进行研究,虽然也有对第三方支付风险进行详尽研究的,但大都集中于法律、主体资格、沉淀资金等个体风险方面的研究,而很少有对第三方支付在互联网金融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及其有效的整体风险评价体系进行研究,风险控制策略也主要体现在宏观法律层面,从而第三方支付风险问题诸如风险评价及控制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为此,本文通过调查文献并结合互联网金融下的第三方支付及其风险评价与控制的实际概况,通过分析第三方支付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釆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存在的诸多风险因素进行归类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第三方支付整体风险进行实证分析评价,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风险评价体系,进而提出当前强化对其风险控制的重点,从而为完善第三方支付、发展互联网金融做出贡献。那么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第三方支付的应用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而且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乃至现代生产生活都是很重要的,但是其在政策法规、金融、市场、信用、技术及操作方面也存在着风险,这些风险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本文通过利用构建的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风险评价体系,在对第三方支付风险进行实证分析评价时,发现其风险等级为中等,这与客观现实也较为符合,同时也说明其在安全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其中应重点关注其金融风险的控制,对于技术及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法规风险的控制也不能松懈。因此,基于前文关于第三方支付及其风险的分析评价,结合国内现状,集合多方考虑提出了强化我国第三方支付风险控制的重点,从而为其规范发展、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这些从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角度看都是一种丰富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