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种传统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并提出了各学段的朗读要求,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语言,体会文本情感并能以自然的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所以朗读教学的开展不仅关乎学生语感的建立,语言能力的形成,还直接影响语文素养的养成以及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个性化的实现。反观现实,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流于形式而看不到人,老师对朗读及朗读教学认识的匮乏,朗读教学的目标、内容、方式、指导、评价等还存在诸多实践困境。如何合理定位朗读和朗读教学,纠正朗读教学的认识偏失和实践困境,提升朗读教学的质量,尚需开展进一步深入细致的研究。论文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问卷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在厘定朗读教学的内涵和价值的前提下,以芝罘区某小学为调研对象,主要从朗读目标、朗读方式、朗读指导、朗读评价和朗读内容五个维度进行调研,摸清朗读教学的现状,梳理朗读教学的实践困境,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改进与优化朗读教学的建议。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一部分阐释了朗读教学的内涵和价值。朗读教学的内涵包含三个方面:朗读教学是融入在小学阅读教学的背景和审美语境中;朗读教学是通过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实现对文本的理解、体会、叩问和探究;朗读教学是引导学生生命参与的再创造,最终引向语文素养的形成过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价值则体现在促进语感的形成及对文字意蕴的体会;提高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发展思维及想象力;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及价值观的形成。第二、三部分就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展开研究。在对现状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目标不明确;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内容选择欠拓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方式欠多元;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指导不具体;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评价缺乏针对性。第四部分为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改进策略。若能有效的进行朗读教学,首先明确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价值定位,明晰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目标。其次是根据文本和学情特点,丰富小学语文朗读方式。其中提出要把握人物情感,巧用分角色读等。然后要掌握方法,务实指导。朗读指导要从两个层次出发,一个是基于技巧,另一个是基于文本。重要的要因材施教,有效评价。可以针对不足,客观评价;注重激励,发展性评价;学生主体,自我评价。最后是课外拓展,延伸朗读。可以从丰富朗读活动,激活朗读意愿;多元朗读文本,增加朗读体验;运用“朗读存折”,建立朗读积累三个方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