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变频器的软件设计

来源 :西安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配合某公司委托开发的一个产业化项目:开发一台设计容量为2.2kW,输入为交流三相电压380V,波动范围±15%,频率50/60Hz,输出为交流三相电压0~380V,频率0~400Hz,电流5A的通用变频器,本课题主要研究了通用变频器的软件设计。论文首先讲述了通用变频器的发展概况,接着介绍了本课题的硬件调试平台,然后系统地介绍了通用变频器的软件设计,最后介绍了操作面板的软硬件设计。 以DSP为主CPU的变频器软件编程是本课题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软件设计一章,笔者结合软件设计、调试时的方法技巧,以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为指导,从程序设计时的几个主要模块,系统地讲述了变频器各种复杂功能的实现,主要包括SVPWM波的生成,DSP的串行外设接口在实现非易失性数据存储中的应用,DSP的串行通信接口在实现操作面板操作模式中的应用,A/D转换模块在频率给定,电压、电流检测时的处理程序,通用变频器端子操作模式的软件实现,以及变频器保护和自动电压调节等功能的实现。 近年来,变频调速技术以其显著的节电效果、优良的调速性能以及广泛的适用性,已成为电气传动发展的主流方向。本课题从实用性角度出发设计通用变频器的软件,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从国外进口的变频器,性能上与国产变频器相当的产品,在价格上要高于国内产品的1/3,而且国外企业在售后服务方面更是费用昂贵,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也为了占有更大的国内市场,本课题开始自主研发通用变频器,实现变频器的各项功能,以期能满足一部分用户的需要,对以后进一步研发变频器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课题中采用SVPWM技术生成PWM波来控制逆变器工作,这种方法是从电动机的角度出发,目标是使交流电动机产生圆形磁场,大大提高了电压的利用率。U/f控制是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最基本的控制方式,它是在改变电动机电源频率的同时改变电动机电源的电压,使电动机磁通保持恒定,在较宽的调速范围内,有较高的电动机效率,本课题中采用这种控制方式设计的通用变频器应用领域非常广阔,可应用于风机、泵类机械的节能运转及生产线的电气传动等。目前,交流调速的发展十分迅速,打破了过去直流拖动在调速领域中的统治地位,交流调速拖动已进入了与直流拖动相抗衡的时代,并有取代的趋势,同时,能源紧张所提出的节能、降耗需求,也为变频器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这些都给变频器企业带来了更多发展契机,通用变频器软件的设计也有深远的价值。
其他文献
在许多的实际被控系统中广泛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等因素,而这些因素是导致系统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对这些被控对象进行智能控制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对控制
之文化rn了解我们中国人,了解我们中国足球,还得读读历史.rn一、活在传奇里的中国足球rn自宋朝以来,因为皇帝怕武人造反,于是设置了一套制度,削弱武人,结果中国的军队成了最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流量测量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在工业生产的过程控制领域里,需要不断提高测量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同时,在现代化的居民小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也不断加强,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不断加深,极大的制约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响应国家环境保护和节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工业过程控制中的广泛应用,大量的过程数据被采集并存储下来,但是这些包含过程运行状态信息的数据并没有被有效地利用,以致出现了所谓的“数据丰富,信息匮乏”的
目的分析2015—2017年湖北省感染性腹泻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构成,为制定感染性腹泻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湖北省2015—2017年感染性腹泻报告病例的个案信息,对病例的年龄、性别、确诊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农村和城市病例,以及病原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5—2017年湖北省共报告感染性腹泻130 336例,无死亡病例。0~2岁组、3~6岁组、7~64岁组和≥65岁组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
20世纪后期,西方发达国家大型建设活动已趋减少,相关科研重心日渐转移.相形之下,我国正面临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各类建筑需求巨大,人民生活改善使得建筑需求标准不断提高.而
以无缝钢管生产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构成为例,介绍了当今较流行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构成方案。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础控制级、过程控制级的架构及控制功能的实现,展示了
园区建设期间存在大量的公用工程、交通工程、基础设施工程、防洪工程、市政市貌工程等方面问题,亟需一个施工期间的管理规划以统筹全岛建设工作,在“安全管理、组织高效、分
本文沿着理论研究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创新与实用相结合的思路,根据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理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工程实际应用的基本要求,对未知非线性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