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社会大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日趋尖锐的矛盾,政府财政负担的日趋加重,致使污水处理能力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需求。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PPP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公私合营)加入到了污水处理的行业大军中,政府与私人部门分工提高了提供公共物品的效率,保证了公共物品的质量,使得项目参与者的状况都得以改善。为在国家推进PPP模式的项目落地时能够进一步保障社会资本方在PPP模式中的相关利益,本研究为社会资本在PPP模式中如何更合理的承担风险,以及在承担风险后如何得到相应的收益提供理论框架支撑。因此对社会资本的收益分配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基于博弈理论,提出了社会资本方独自承担风险因素下的收益分配模型。采用文献梳理、问卷调查和层次分析法对社会资本独自承担的风险因素进行整理,同时对社会资本单一承担风险因素与收益分配模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本文以社会资本独自承担风险下的收益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梳理和数据计算,最终确定融资风险、完工风险和收益不足风险作为建立收益分配模型的三大影响因子。并且确定了最大风险指标,构建拉格朗日函数,求解极限方程计算出了社会资本和政府的相对最优收益。本文的研究主要集中PPP模式下污水处理厂的风险分担与收益分配。首先介绍了污水处理行业现存的项目特点,并针对PPP模式在污水处理应用中的模式选择,阐述了对于改扩建项目和新建项目的不同建设要求,比选后提出针对改扩建项目采用TOT模式、ROT模式、托管运营模式三种模式。再通过对大量文献梳理和总结归纳对社会资本方独自承担的风险进行风险识别,识别风险因素40个。对识别出的风险因素采用问卷调查和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因素的权重排序,选定最大权重指标,最终确定占比0.3224的融资风险为最大风险指标。利用yaahp软件针对融资风险做进一步的敏感度分析,使得最大风险指标权重从0到1变化观察其他因素的变化,从而整体把握其他备选方案权重变化的原因。最后,以社会资本和政府作为两个谈判方,将社会资本单一承担的风险作为收益分配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针对数据的不确定性估计,引入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收益分配模型,得到纳什均衡解,即社会资本和政府的收益最优解。本文的研究成果就长远来看,保证了社会资本在PPP模式运用中的基本利益,为今后社会资本的利益分配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