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子和外源刺激对栉孔扇贝免疫活性的影响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贝类大规模死亡现象频繁发生,病害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贝类养殖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贝类的免疫防御系统在疾病防御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因此贝类免疫学的研究对解决贝类养殖中的病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环境因子变化和外源刺激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免疫活性的影响,以期从免疫学角度了解贝类的防御机制,为扇贝病害防治提供资料。研究结果如下: (1) 分别用不同浓度(0,0.02,0.05,0.1和0.2mg/L)的Cu2+溶液对栉孔扇贝浸浴7d后,检测了活性氧(ROIs)的产生情况;同时测定了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结果表明,当Cu2+在0.02mg/L、0.05mg/L、0.1mg/L三种浓度条件下,ACP和ALP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但随着Cu2+浓度增加酶活有降低的趋势,当Cu2+浓度达到0.2mg/L时这2种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各实验组CAT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Cu2+浓度增加而升高;活性氧含量的变化趋势与CAT活性变化趋势相似。实验结果说明Cu2+对栉孔扇贝的免疫活性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且存在剂量依赖性。 (2) 研究了不同浓度(1.25、2.5、5.0、10、20和40mg/L)氨氮胁迫7d后栉孔扇贝血淋巴中胞内胞外活性氧自由基(ROIs)含量、SOD和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较低浓度氨氮胁迫下,胞内胞外活性氧含量都随氨氮浓度升高而增加,当浓度继续增加到20~40mg/L时,胞内外活性氧含量都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不同氨氮浓度下SOD和CAT活性也不同,当氨氮浓度为1.25~20mg/L时,CAT活性随氨氮浓度增加而升高,当浓度增大到40mg/L时,CAT活性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当氨氮浓度为1.25~5mg/L时,SOD活性随氨氮浓度增加而升高,而当浓度为10~40mg/L时,酶活性显著下降。实验结果说明,适当的氨氮刺激可增加胞内外活性氧的含量,增强扇贝的两种抗氧化酶活性,但较高浓度氨氮则使胞内外活性氧的含量显著下降并明显抑制抗氧化酶的活性。 (3) 利用不同pH(7.0,7.3,7.6,8.5,9.0)环境胁迫7d后,栉孔扇贝体内ACP、ALP、SOD和CAT及胞内活性氧含量(ROIs)等五种免疫指标有明显变化。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当pH高于正常组(pH8.0)时,上述五种免疫指标均随
其他文献
风光摄影是与大自然同在的,是在大自然的千姿百态中发现美、表现美的,并伴随着人对自然的无限崇敬与赞赏。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风光摄影的美学内涵不仅仅是简单、真实的记录
我国卤水资源在沿海地区以液态矿床的形式埋藏于地表以下,而在内陆盐湖多以固相盐类沉积为主,亦有湖表卤水和埋藏卤水。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我国北方沿海第四纪地下卤水和内陆
本文应用控制论研究珠江河口区域的径流潮流控制作用影响,采用1999年洪季和2001年枯季的水文同步观察数据,分别建立了珠江河口8枯季、8个洪季MISO CAMAR模型子系统。系统输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