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关于双语者语言转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孤立词汇产生,很少涉及到句子产生过程中的语言转换机制。词汇产生过程中的转换代价和混合代价主要受到语言熟练度、准备时间和任务难度的影响。转换代价是混合语言Block中转换试次与重复试次之间的反应时差异;而混合代价是指混合语言Block中的重复试次与单一语言Block中的反应时差异。准备时间是指语言提示线索和呈现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而句子作为我们交流过程中主要的语言层次水平,而且在加工句子的过程中比加工孤立的单词需要耗费更多的资源,在理论上不同于孤立词汇的产生机制。所以本研究将基于语码转换范式来探究不同熟练度的双语者在不同准备时间下产生三种不同句型(肯定句、否定句和双重否定句)过程中转换代价以及混合代价的情况。本研究选取熟练双语者、非熟练双语者各40名,熟练双语者均通过了英语专业八级(TEM-8)考试,非熟练双语者为高年级大学生且多次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并未通过。准备时间分别设置为1250ms、900ms和500ms。因此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来探究语言熟练度、准备时间和任务难度(句子难度)对句子加工中两种代价的影响。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分别探究了两种类型的双语者在产生肯定句、否定句和双重否定句时,语言熟练度和准备时间对两种代价模式的影响。实验一发现非熟练双语者在三种准备时间下产生汉语肯定句存在转换代价和混合代价,产生英语肯定句存在“转换效益”和“混合效益”,转换代价与“转换效益”与准备时间呈倒“U”关系,混合代价(“混合效益”)随准备时间增加而减少(增加);熟练双语者在三种准备条件下产生汉语和英语肯定句存在“转换效益”和“混合效益”,“转换效益”与准备时间呈倒“U”关系,“混合效益”随准备时间增加而减少。实验二发现非熟练双语者在三种准备时间下产生汉语否定句存在转换代价和混合代价,产生英语否定句存在“转换效益”和“混合效益”,混合代价和“转换效益”与准备时间倒“U”关系,转换代价和“混合效益”与准备时间呈“U关系”;熟练双语者只存在“转换效益”和“混合效益”,“混合效益”随准备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实验三发现非熟练双语者在三种准备时间下产生汉语双重否定句存在转换代价和混合代价,产生英语双重否定句存在转换代价和“混合效益”,表现出转换代价的不对称性,转换代价和“混合效益”随着准备时间的增加而减少;熟练双语者也存在转换代价以及不对称性和混合效益,并随准备时间增加而减少,但汉语双重否定句的“混合效益”随准备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英语双重否定句的“混合效益”随准备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因此,得出以下结论:(1)语言熟练度和准备时间以及句子难度会导致不同模式的转换代价和混合代价。(2)句子难度的增加导致反应时间的增加。产生肯定句会存在转换代价、转换效益以及不对称性、混合代价、混合效益以及不对称性;产生否定句会存在转换代价、转换效益以及不对称性、混合代价、混合效益以及不对称性;产生双重否定句会存在转换代价以及不对称性、混合代价和混合效益。(3)语言熟练度会影响被试的反应时。熟练双语者的反应时小于非熟练双语者;非熟练双语者产生熟练语言时往往表现出较大的转换代价和混合代价,产生非熟练语言时存在转换效益以及混合效益;熟练双语者往往存在转换效益以及混合效益以及不对称性,当任务难度增加时会存在转换代价。(4)被试的反应时随准备时间的增加而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