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oD1基因与猪肉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wwvi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肌分化基因(MyoD1)对猪的生长和肌肉的产生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使许多类型的细胞(如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等)转化为成肌细胞并分化为成熟的肌纤维。目前在国内还未见关于猪的MyoD1基因外显子1的突变位点的报道,国外鲜有报道。分析MyoD1基因结构,研究该基因的变异,探讨变异位点与猪肉质性状的关系,可为猪的肉质改良提供分子基础。随机选择140头杜×长×大三元商品杂交猪屠宰。常规方法测定滴水损失、pH、肉色、大理石花纹、剪切力、肌内脂肪含量;运用Bioedit、BLAST、SMART、ProtParam、SOPMA等软件和在线工具,对猪MyoD1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MyoD1基因第1外显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一般线性模型分析基因型与猪肉质性状的关联性。显微镜观察肌肉石蜡切片并测定肌纤维的密度、直径、面积、长径、短径和长短径比,分析肌肉组织学特性与肉质性状的关系。所构建不同物种的聚类图显示猪与牛羊的MyoD1基因结构最为相似;MyoD1基因存在较强的密码子偏爱性;MyoD1蛋白由BASIC(碱性)结构、HLH结构域和Pfam:Myf 5结构域和由2个低复杂度区域(LCR)组成;该二级结构主要由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构成,在该蛋白上没有发现合适的信号肽;磷酸化位点主要发生在Ser、Thr和Tyr上。在MyoD1基因5’UTR的119 bp处发现G>A的突变,在其第1外显子387 bp处发现C>T突变,经检测这2个突变均为AA和AB基因型,2个变异位点在群体中都是AA型为优势基因型,各位点基因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在5’UTR上的突变对猪肌肉的肌内脂肪含量和pH呈显著影响(p<0.05),而在第1外显子上突变对本试验所研究的肉质性状影响均不显著(p>0.05)。对肌纤维特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密度与剪切力和大理石花纹呈负相关(p<0.05),直径和短径与大理石花纹呈正相关(p<0.05)。结果表明,在MyoD1基因的5’UTR上的G>A突变对猪肌肉的肌内脂肪和pH有显著影响,在MyoD1基因外显子1上的C>T突变为同义突变对肉质性状无显著影响;肌纤维特性对大理石花纹有显著影响;MyoD1基因的AA纯合基因型可使肌纤维的直径、长径、短径和面积增大,使密度降低。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紫花苜蓿作为豆科牧草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它是世界上栽培最早的优良多年生豆科牧草,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在草地畜牧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南方地区土壤酸性环境一直是限制紫花苜蓿在南方推广种植的重要因素之一。紫花苜蓿对酸性土壤环境敏感,生长受到酸性土壤中铝毒等的限制。酸性土壤环境中较低的pH水平和较高的活性铝也限制着紫花苜蓿与根瘤菌建立共生关系,根瘤菌在酸性土壤环境中繁殖率和存活率受到严重抑制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