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阅读相关文献,熟悉肺癌的病名、病因病机及证治分型,并对肺癌中医药治疗现状作一综述,为肺癌的中医学认识提供理论依据。2.通过对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诊肺癌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为中医药治疗肺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及研究思路。方法设计肺癌临床病案调查表,表格内容包含患者基本信息,症候及方药等。收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10年(2006.1-2015.12)所有初诊为肺癌的住院患者的临床病例的相关资料,利用EXCEL表建立数据库,并借助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初诊肺癌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方药规律,并得出结果结论。结果1.中医证候212例肺癌患者共收集83条症候信息,经系统聚类后,聚为5类最佳。将5类症候进行主成分分析后,第一类中医症候可得出3个主成分;第2类可得出3个主成分;第三类可得出4个主成分;第4类可得出4个主成分;第5类可得出2个主成分。最后得出5个中医证型,分别是痰热阻肺证、痰湿蕴肺证、气滞湿阻证、肺脾气虚证、瘀阻肺络证。2.证素212例肺癌共收集证素21种,出现频次最高的为肺、痰、气虚、血瘀和热。3.方剂与中药本研究中涉及古方27首,以二陈汤、补阳还五汤、参苓白术散及麻黄汤最多。中药共计235味,用药频次达1885次,使用频次较多的28味中药是:甘草(83)、茯苓(65)、陈皮(54)、半夏(52)、苦杏仁(41)、黄芩/桔梗/白术(39)、黄芪(38)、浙贝母(37)、南沙参(36)、谷芽(34)、薏苡仁(33)、百合(32)、白花蛇舌草/仙鹤草/紫菀(30)、半枝莲/枳壳/麦芽(29)、瓜蒌(27)、山药(24)、桃仁/党参/太子参/当归(21)、麦冬(20)、生地黄(19)。结论1.初诊肺癌常见的证型有痰热阻肺证、痰湿蕴肺证、气滞湿阻证、肺脾气虚证、瘀阻肺络证5个证型。但这显然不能完全说明肺癌的中医辨证分型,还需要进一步研究。2.肺癌病位以肺为主,常涉及脾、胃、肾、大肠等,兼有痰湿、气虚、血瘀、热等病理因素。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肺癌中医证候的多样性、复杂性。3.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以痰、瘀、虚等为基本病理因素。本研究中常用方剂以祛痰剂、补益剂、理血剂及治燥剂出现频次最多,中药以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及清热药频数最高,具体药物以甘草、白术、黄芪、南沙参、百合、半夏、苦杏仁、黄芩、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药物使用较频繁,体现了补气养阴、祛湿化痰、清热解毒的肺癌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