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视野中的徐坤小说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a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坤作为学者型的女作家,在初登文坛时以幽默调侃的语言,游戏轻松的方式描绘了社会转型期知识精英的无奈与尴尬,剥离他们既可笑又可悲的面具,拆解知识精英的神话。90年代中期以后,徐坤的创作转到从女性角度叙写现代商业社会中城市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困境,探索女性的内心世界及命运,并以自觉的女性意识,颠覆男权中心文化,力争女性话语权,表现了知识女性的自主独立和精神追求。徐坤小说从思想到语言都有较明显的后现代特征,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本文从精英神话的颠覆与解构,男性文化的消解与女性意识的追求以及个人化叙事方式这三个方面,探讨徐坤小说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及独特魅力。导言部分简单介绍了徐坤小说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变化及存在的社会原因和自身原因。第一章着重探讨徐坤小说后现代主义颠覆、消解的特征。这部分主要从知识分子危情现状、知识精英形象解构及人格还原三方面阐述。中国市场经济的商业性、消费性引发了知识分子的困惑和迷茫。转型期知识分子的精神启蒙者地位被社会所颠覆,成为边缘人物。当他们试图融入平凡世界,成为普通大众时,思想和行为对于急剧变化的社会仍然无法适应,部分知识分子内心空虚,自感堕落,他们随着金钱和权力而随波逐流,失去了知识分子应有的独立人格与方向。徐坤小说以轻松自如的方式,嬉笑怒骂,任意消解、颠覆传统价值和精英意识,用调侃和写实相结合的方法还原了知识分子的本来面目和生存状态,审视他们的生存危机。徐坤小说在极强的解构之下,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问题意识。第二章着重分析徐坤小说以独到的角度和切入点对男性文化进行消解和对女性意识的追求。这部分主要从她自觉的颠覆意识、女性话语权的追求、城市女性的自我拷问及其精神家园的寻求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徐坤以女性作家少有的睿智与理性,自觉的女性意识,犀利的调侃和辛辣的讽刺,叙写都市中的男女,对曾经牢不可破的男权文化进行颠覆和消解,徐坤以她的“女性身份”进行小说创作时,向男权社会发出了反对男权中心话语,要求女性话语的呐喊,探讨女性对爱情、家庭、事业的一份自尊和自信,寻找能给她们带来温暖和快乐的精神家园。第三章着重论述徐坤的个人立场叙事。这部分主要从游戏化叙事和非性别叙事两方面探讨。在当今的后现代消费语境中,精英文化向世俗文化转化,徐坤的个人立场叙事具有一种新的文化色彩,很多严肃正统的主题,在她的笔下都变成了一种戏说,因此,她的小说给人以幽默轻松、淋漓畅快的感觉。徐坤作品中十分老到的反讽与调侃显得十分男性化,她的文笔犀利,讽刺冷竣,有一种强大的解构力量,这种超越性别的写作在女性小说中是非常少见的。结语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指出徐坤作品的缺憾之处,同时也总结了徐坤文本独有的特点与魅力。
其他文献
锆是一种稀有昂贵的有色金属,其合金具有热中子吸收截面小,以及与核燃料相容性好等诸多优点,因而被广泛用作水冷动力堆的元件包壳材料及堆芯结构材料。锆合金与不锈钢的连接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近日,他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贺信中指出,中国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逻辑必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最具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现代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剧烈的市场竞争,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并永葆活力的唯一途径是充分开发、科学管理人力资源。薪
试验选用日龄与健康状况相同的黄羽肉鸡120羽,分为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试验组A、B、C日粮分别添加1‰、1.5‰、2‰的凝结芽孢杆菌制剂,65日龄时进行屠宰,测定生长性能、屠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快速进步,建筑安装企业在我国飞速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的融合,市场的不断饱和,建安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市场挑战。在本文中就建筑安装企业所得税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多酚对黄羽肉鸡抗氧化性能、肠道形态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1日龄雄性黄羽肉鸡28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各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
诗与赋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两种不同的文体,原本具有极深的渊源。赋体文学将作为“诗六义”之一的赋法发扬光大,并继承了《诗经》用赋的精神,形成了中外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以颂
目前学术界对鸳鸯蝴蝶派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于对鸳鸯蝴蝶派的文学史地位、思想内容、美学特征以及作家作品等方面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探讨与分析,对于该派别理论体系方面的
王树声(1905.5-1974.1)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10位开国大将之一,杰出的军事家。王树声将军敦实剽悍,胡须丛密,双唇前突,脸上酒刺如麻。钱钧将军告余红军时期初见王树声将军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