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比较耳穴埋针结合中药治疗与单纯西药盐酸硫必利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试图获得一种便捷高效、副作用小、且易被接受的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方式。 方法: 本临床试验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TD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即治疗组(耳穴埋针结合中药组),对照组(西药盐酸硫必利组),分别进行对应的治疗。两组均接受2个疗程的治疗,4周为1个疗程,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每一个疗程以及随访期(治疗结束后第4周)分别采用美国YGTSS量表评分,并计算出减分率及有效率以比较其疗效。采用软件SPSS23.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根据相关结果分析出两组疗效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完成结果:本试验共纳入64例患儿,两组各有32例,整个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脱落1例和2例,最后共完成了61例。脱落比例为4.69%;完成比例为95.31%。 2、基线结果:分别从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分布以及治疗之前YGTSS量表评分等4个方面进行对比,结果示: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组内结果:两组治疗4周后、8周后及随访期的YGTSS量表评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的比较,两组随访期YGTSS量表评分分别与本组治疗8周后的比较,结果均显示: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4、组间结果:改善程度(减分率的比较): (1)两组治疗4周、8周后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随访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5、疗效结果: (1)两组在治疗4周后、8周后比较,结果均显示: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随访期比较,结果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安全性比较:治疗过程中,西药组有6例TD患儿出现副作用,占西药组患儿的20%,而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1、耳穴埋针结合中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临床疗效肯定,疗效与西药组相当; 2、两组早期均有一定疗效,但治疗组早期起效相对较慢,两组有效率均随着疗程的增加逐渐增加; 3、在治疗过程中,西药组中少数儿童发生了副作用,而治疗组安全性较好; 4、随访期中,西药组的复发率较高,而治疗组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