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计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产物,反过来又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服务。因此,它必然要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而发展,伴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而完善。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竞争的加剧,企业的发展需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企业需要依靠高科技获得超越经营对手的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日益显著。过去会计核算重有形资产,轻无形资产的现象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趋势而进行变革。随着近年来我国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出台,特别是2006年一系列会计准则的出台,我国会计核算法规中对于无形资产核算的规定也从简至繁,顺应了经济发展的趋势,满足了会计信息使用人的要求。虽然如此,详细研究我国会计法规中关于无形资产核算的内容,仍然感到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核算范围狭窄、摊销方法简单等等。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国内外无形资产的比较研究,借鉴国外无形资产核算的先进方法和理念,促进我国无形资产核算的改进和与国际接轨。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无形资产概念探究。本章深入剖析了无形资产的概念,分析了无形资产的特征,界定了无形资产的范围,重新认识了理解了无形资产。具体来说,本章首先回顾和思考了国内外对“无形资产”的概念的探讨和认识,并在深刻认识无形资产的本质特征(无形性、专有性、超额收益性和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对无形资产进行了全新的定义,认为:无形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特定主体拥有或控制的,不具实物形态的,对主体的生产经营或管理等经济活动能持续发挥作用且能带来超额收益能力的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其次,本章在笔者定义的无形资产的条件下,研究了无形资产的构成要素,认为:无形资产的范围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经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经济管理要求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且区分了无形资产的构成要素与那些无形的“因素”、“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