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火的“飞蛾”——对苏青小说新女性形象的分析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青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独特地位的女性作家,她的创作代表女性话语的真正出现:从宏大叙事到女性言说,从不自觉的男性审视到对女性异化的批判,从女性欲望的规避到正视,她的小说抓住真实可感的物质和肉体,以身体心理学的方式摆脱死亡的恐惧,塑造了一批在半新半旧尴尬的困境中抗争的新女性,她们追求个性解放,追求经济独立,追求性别独立。从这方面讲,她并不是一个普通的通俗小说家。她不光继承了五四的新文化传统,并把它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现代文学史上显示出了自身的独特价值。并对当代的日常世俗人生写作,躯体化写作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文章前两部分着重分析了苏青小说新女性的表现特征。从女性解放的历程中苏青笔下的新女性与五四新女性本质的差别入手,抓住苏青小说中新女性形象的特征:她们追求个性解放、追求经济自立、追求性别独立,如飞蛾扑火般在社会现实困境中奋争。第三部分具体分析苏青小说的历史地位和影响,通过苏青与丁玲、张爱玲和萧红比较,凸现出苏青女性本质主义的更彻底性这一独特历史价值;并分析了苏青以及小说对当代的日常世俗人生写作,躯体化写作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其他文献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巴尔扎克的研究虽然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但大多批评仍采用传统的批评方法,如社会学方法和哲学认识论的方法等,只有极少数的批评家能采用美学或心理学等新
迟子建以稳健的步伐在她踏入文坛的二十几年来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小说。如果有人问迟子建在向读者讲述什么,我要说她讲述的是一个个关于苦难和爱的故事。迟子建笔下的生存是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