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尖间隙对微涡轮叶栅内流影响机理与叶尖逆向涡控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abkkk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型涡轮发动机以其重量轻、功率大、能量密度高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军/民用领域,近年来得到了空前关注和发展。微型涡轮发动机尺寸显著减小带来的工作雷诺数低及较大的叶尖间隙比阻碍了其性能的进一步提高,而国内外对微型涡轮发动机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或未见公开报道。因此,本文针对影响微型涡轮叶片性能的低雷诺数和叶尖间隙问题开展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将新型非接触式压敏涂料测压技术应用在毫米尺度流场领域,自主研制该测压系统的部分子系统,包括设计基于LED阵列的激发光源系统、加装显微放大系统、喷涂及热处理设备;设计了压敏涂料测压技术的标定系统并完成典型压敏涂料的标定实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适用于毫米尺度流场领域的压敏涂料测压系统,应用该测压系统研究了毫米尺度微涡轮叶栅低雷诺数及叶尖间隙对吸力面压力的影响。(2)以数值模拟和实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毫米尺度微涡轮叶栅低雷诺数流动特征,揭示了微叶栅通道主要二次流的形成、发展及其相互作用;毫米尺度叶栅低雷诺数时通道涡中心总压损失明显高于常规尺度叶栅,通道涡沿程在栅距方向的影响范围明显增加;在10%轴向弦长之后毫米尺度微叶栅拟S3截面平均总压损失大于常规尺度叶栅,且60%轴向弦长之后平均总压损失急剧上升,远超常规尺度叶栅。(3)研究了叶尖间隙对毫米尺度微涡轮叶栅流场的影响及其影响机理,发现叶尖间隙内叶片前部气流在吸力面出口已掺混均匀,而在叶片后部速度没有完全掺混,出口为混合速度层;随着叶尖间隙增大,叶尖泄漏流量成比例增加,叶片受到的周向载荷减小,M1=0.1时,叶尖间隙每增加1%,叶尖泄漏流量平均增加17.5%,周向载荷平均降低2%。压敏涂料测压技术对不同叶尖间隙吸力面的测量结果表明5%叶尖间隙吸力面压力分布与10%、15%叶尖间隙吸力面压力分布明显不同,在吸力面后部靠近叶顶处出现高压力区域,与其他间隙时泄漏形成的低压区现象相反。(4)提出了利用逆向涡流器减小叶尖泄漏流的方法,利用压力面和叶顶面的压力差将气流从主流通道压力面侧引入,在叶顶面以一定角度逆着叶尖泄漏流方向高速射出,从而减小泄漏流量并降低泄漏造成的叶轮损失。对影响逆向涡流器减小叶尖泄漏流的主要因素如孔径比、涡流器布置位置、布置密度以及出流角进行研究,增加涡流器入流与出流孔径比、在叶片中后部布置涡流器、适当减小出流角可以增加涡流器流量、减小叶尖泄漏流量、提高叶片周向载荷。(5)对逆向涡流器减小叶尖泄漏流的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改进微细电火花加工流程、设计整级“梳”妆电极成功在毫米尺度微涡轮叶栅压力面和叶顶面分别加工出直径0.2mm及0.1mm具有一定深径比的逆向涡流发生器;实验结果表明有涡流器叶片受到的周向载荷明显高于无涡流器叶片受到的周向载荷,随着进口马赫数增大,涡流器对叶片周向载荷的影响增大;M1=0.18时,与无涡流器叶片周向载荷相比,有涡流器时叶片周向载荷提高了约21.6%,本文提出的逆向涡流器方法为提高微型涡轮发动机性能提供了一种有积极意义的储备技术。
其他文献
研究了固色剂用量、糊料类型、过热蒸汽三个因素对活性染料二相法印花的影响。通过在不同固色剂用量下进行固色后测出的K/S值得出,固色剂用量越大,印花的表观色深效果越好。
法律要确保学生教育资料免遭教育机构、第三方的不当公开,同时也要为必要且合理的公开设定门槛。学生及家长对其教育资料享有知悉权、允许教育机构向第三方披露的同意权、更
孙村洗选厂采用重介选煤工艺以来,介耗的高低对洗煤成本控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研究控制介耗是当前形势下洗选厂重要课题之一。
建筑防水工程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建筑防水工程的施工,是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建筑和构筑物不受浸蚀,内部空间不受危害的分项工程施工。通过
文章综述最近印染新技术,有关棉纤维的臭氧微泡漂白、微泡的原理及发生装置以及表面氟烷基化和超拒水整理、拔染喷墨。
文章通过改变喷油嘴孔径、喷油器启阀压力、单体泵相位差、柴油机冷却水温度进行油耗对比试验,得到负荷特性和推进特性下的经济性最优点,然后通过适当牺牲经济性来改善排放,
目前高校图书馆管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数据,而应用数据仓库技术可以从中获得重要的决策信息。剖析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设计实现一个数据仓库系统,包括事实
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能源的持续消耗以及生产对环境的进一步破坏,我国提出了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作为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制造业要实现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