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中MMP-7、TIMP-1、VEGF、FIK-1、CD34的表达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c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大肠正常粘膜、腺瘤和大肠癌中微血管计数(MVD)及MMP-7、TIMP-1、VEGF和Flk-1的表达,探讨以上五种指标与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肿瘤的发生部位、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Dukes分期)间的关系,评估五种指标在大肠癌发生、发展的作用,进而寻找大肠癌的可能的预测及预后因子,为寻找大肠癌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结论:MMP-7参与了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并具有高度特异性,可作为大肠癌的预测及预后评估因子.鉴于MMP-7、在大肠癌及其它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TIMP-1作为它的抑制剂,阻断MMP-7的表达和活性及增强TIMP-1表达和活性有可能成为抗肿瘤转移治疗的一个新途径.VEGF和Flk-1参与大肠正常粘膜—腺瘤—大肠癌及其进展的过程,用VEGF和Flk-1来预测大肠癌的预后是一个较好的指标.抑制VEGF的活性和阻断其与Flk-1的结合可作为大肠癌治疗的方向.VEGF与Flk-1、MMP-7在大肠癌的进展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新生血管形成促进了大肠癌的浸润和转移,据此认为MVD可作为评估大肠癌预后的指标.大肠癌中MVD随着VEGF、MMP-7表达的升高有增高趋势,MVD是否与某一特定因子有明确的相关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免疫学方法筛选日本血吸虫童虫cDNA文库,以寻找新的编码血吸虫病诊断和候选疫苗分子基因。方法:收集感染血吸虫患者混合血清,并对血清经滤膜吸附法以去除大肠杆菌抗体,以
目的:脑组织红核(red nucleus,RN)基团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alpha,TNF-α)对于病理性疼痛的进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核因子(NF-κB)、胞外调节激酶(ERK)、
灯盏花素是从菊科短亭飞蓬[Erigeron breviscape(Vand)Hand-nazz]灯盏花中提取分离的黄酮类有效成分,目前主要应用于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由于灯
目的:线粒体DNA(mtDNA)缺乏组蛋白保护,其损伤修复系统也不完善,因此,它是各种致癌物作用的特异性靶分子。关于癌细胞mtDNA形态、数量及功能变化的研究已有报道,但至今还没有发现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