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学者们愈发重视文化环境、风俗习惯等非正式制度因素对微观企业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地区风险偏好作为区域文化风俗的重要维度,会深刻影响所在地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决策。例如儒家文化“和”的思想强调集体主义,促使个人倾向风险规避,避免特立独行的表现,造就谦谦君子;而重商文化中锐意进取的观念则促使人们提升风险容忍度,追求高风险高收益,成就了晋商、徽商、浙商之名。然而已有研究在考察地区风险偏好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时存在着诸多不足:首先,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大多以传统文化或者宗教文化作为切入点,将其影响全部归结于风险偏好,忽视了文化的多维度特征,少数考虑到文化多维度影响的文献也缺乏准确捕捉风险偏好的有效方法;其次,国外的相关研究虽然区别出风险偏好维度,然而局限于国别层次,在中观层次的地区风险偏好维度刻画不足,无法衡量地区风险偏好水平。因此这一角度的研究难以拓展和深入。本文从各地区的保险消费入手,从中捕捉并提取衡量地区风险偏好水平的代理变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地区风险偏好对企业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并对其可能的影响机制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1)地区风险偏好与企业风险承担表现出强烈的一致性,即在风险厌恶程度更高的地区,企业的投融资行为更加保守,风险承担水平更低,具体表现为更高的现金持有水平、更谨慎的杠杆运用以及更低的研发投入意愿和强度。(2)进一步研究发现:地区风险偏好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在民营企业和高市场化水平地区更为明显,而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却在国有企业和低市场化水平地区更加深刻。此外,地区风险偏好对财务杠杆的影响在民企更为显著,但在不同市场化地区则没有明显差异。(3)最后,地区风险厌恶态度会通过抑制董事长过度自信和企业双重任职行为促使企业做出更加谨慎的投融资决策,降低企业风险承担。文章为研究和解释我国日益明显的企业行为区域化特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