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简氏兄弟企业家精神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mu22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一个文化制胜的时代。作为一种文化管理手段,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传入中国,经过80年代的理论研究和90年代的定性、定量研究,现在已经发展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战操作研究。企业家作为企业文化的倡导者、设计者和示范者,决定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研究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其形成与企业家精神在企业内外的渗透性扩展表达密切相关。虽然企业家精神理论源于西方,但企业家精神在中国的最初实践却在近代。简氏兄弟(简照南和简玉阶)为近代民族资本典型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之创始人。19世纪80年代,简氏兄弟在儒家文化和广府商文化的影响下,以家族复兴为己任,远赴南洋,以华侨商人特有的移民精神在海外营商。1905年,简氏兄弟冒险创办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完成了从商业资本家向近代企业家的转变。海外时期,简氏兄弟凭借家族内合作精神、科技兴企的科学精神和避实击虚的市场战略,最终在南洋市场立足。1915年,南洋公司开始向国内渗透,争夺被英美烟草公司垄断的烟草市场,简氏兄弟作为企业家的竞争精神、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简照南在家族公司内的权威推动着其企业家精神在企业内外人格化、情感化渗透,孕育出充满活力的“南洋精神”,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南洋公司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民族卷烟企业。1923年,简照南去世,继任的简玉阶在家族公司内的威信不足,随之而来的家族矛盾和过渡型心理结构负向驱动,其企业家精神逆行退化,“南洋精神”逐渐消隐,最终损失殆尽,企业发展每况愈下,最终被宋子文的官僚资本控制。本文通过研究简氏兄弟企业家精神对南洋公司企业精神形成的主导作用和对公司发展的重要影响,梳理出企业家精神理论和企业精神理论在中国的最初起源、实践和形成机理及向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的流变过程,从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提供理论借鉴。文章结论认为,中国企业家精神形成的文化底蕴源于中西文化的双重影响,经济根源在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近代西风东渐和市场经济的发育以及资本主义企业的形成与发展,企业家精神逐渐产生并根植于在中国企业之中。企业家精神既是企业家个人的精神体现,也具有企业精神的性质,很多情况下是与企业精神交融在一起的。企业家精神是企业精神的个体体现,企业精神则是企业家精神的扩展性表达。企业家精神的实质是企业家个人意识与企业精神相统一的一种观念系统,其形成是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汇、融合,并充分吸收后者的营养而孕育的结果。1949年以后,中国大陆实行计划经济,企业没有自主经营权,企业家精神和企业精神在当代出现了断裂。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政策,孕育企业家精神和企业精神的土壤得以恢复。随着企业文化理论从美国传入中国,以企业精神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建设方兴未艾。
其他文献
蒙古人的旗纛祭祀传统由来已久,从远古的岩画、考古发掘以及史料记载中均可找到相关的印迹和记录。为此,笔者从旗纛的词意、内涵的阐释入手,主要对于蒙古人信奉的神圣三色旗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国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命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可持续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问题是高中物理常见题型,是高考的热点,也是高三复习的教学难点。解决此问题用到的物理知识并不复杂,只需用到左手定则,洛伦兹力充当向
乾嘉时期的金石研究已经专门化、系统化,但从研究者角度看,仍不免集中在部分人群中,如阮元、包世臣等。然而到了晚清,尤其是同治末年以后,对金石进行专门研究的文人学者,数量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物料输送机械中存在很多箱梁腹板上开人孔情况,人孔的存在对腹板的整体性产生破坏,文中从强度和局部稳定性两方面研究人孔对受弯箱梁腹板的影响,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理论和数